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财政支持高质量发展 > 财政奋斗正当时 > 百县干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财政支持高质量发展 > 财政奋斗正当时 > 百县干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头号工程 头等保障 财政全力服务与保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访广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戴运龙

2023年12月25日 来源:《广东财政理论与实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在新起点上更好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2022年12月,我省通过了《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省财政厅坚持提高政治站位,聚焦财政主责主业,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增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自觉性、主动性,全面落实《决定》明确的各项部署要求,组建资金要素保障专班,筹划制定《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若干财政支持政策》,全力服务与保障促进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百千万工程”。近日,《广东财政理论与实务》(以下简称《广东财政》)就广东财政服务与支持“百千万工程”有关情况对广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戴运龙进行了专访。

640.jpg

  头号工程,奋力开创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广东财政》:“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省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是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请谈谈您对省委、省政府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认识?

  戴运龙厅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对照这一战略擘画,立足广东所处历史方位、历史条件,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决定启动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关系到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在广东落地生根。对照党的二十大的战略擘画,广东省委、省政府抓住振兴县域这个重要发力点,部署实施“百千万工程”,就是要更好地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色和村的资源,加快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符合广东发展实际。广东省委、省政府坚持从问题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把握城乡融合发展的正确方向,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部署实施“百千万工程”,能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畅通经济循环,能在惠民富民的基础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能整体提升县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水平。

  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是“再造一个新广东”的冲锋号。作为头号工程,从《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部署中可以看出,“百千万工程”的战略和全局意义更加凸显:一是将县域经济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两者并为“一张图”,实现良性循环机制,进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二是强基赋能,着力打通县乡村三级要素流动、改革联动的新机制,打通堵点、畅通路径,以基层改革激活地方经济活力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三是为县乡村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新机制、新路径,县域工业与乡村农业受益于新发展格局,激发新活力、新动能;四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下,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有机寓于其中。

  当前,广东省委、省政府明确举全省之力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实行强有力领导、采取超常规举措、鼓励创造性落实、动员全社会参与、坚持实打实推进,以滚石上山的韧劲、攻坚克难的拼劲,努力实现“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广东财政要切实提高站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抓紧抓实各项任务,使出十足的劲,全力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开好局、起好步。

微信图片_20231225161739.png

  头等保障,全力保证“百千万工程”开好局、起好步

  《广东财政》:今年是落实“百千万工程”的开局之年,起好步至关重要。《决定》提出加快构建“百千万工程”的“1+N+X”政策体系。请问广东财政如何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推动财政支持保障机制体系化、制度化?

  戴运龙厅长:开局之年必须要建好机制。为深入贯彻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1310”具体部署,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省财政厅根据《决定》和《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要求,牵头研究制订《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若干财政支持政策》(以下简称《若干财政支持政策》)已于9月正式发布,推出五大方面23条重点举措。《若干财政支持政策》聚焦财政主责主业,其政策目标锚定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县级财力保障长效机制,让县域在推进“百千万工程”时能够“轻装上阵”;二是实施分类别、差异化财政激励政策,激励各地区积极创先争优、比学赶超;三是强化“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保障,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提供有力的财政支撑;四是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为“百千万工程”汇聚更多支持力量。

  同时,按照第一年“建机制、树典型”的工作要求,在制定出台《若干财政支持政策》的同时,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紧扣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这篇大文章,以保障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为主线,积极构建财政支持政策的“四粱八柱”,形成“1+N”的财政政策体系。相关政策文件改革力度大、影响深,成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助推器”。

  在财政体制方面,进一步健全了县级财力保障长效机制。9月份省财政出台了《广东省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全面实行具有广东特色的财政省直管县管理机制,覆盖全省57个县(市),其中新增22个县(市)。推广运用直达资金、“三保”资金专户管理机制,原则上省级转移支付资金、发文、指标、库款全部直达所有县。

  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方面,重点突出对“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的硬约束。10月份省财政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农统筹整合资金规范管理的实施意见》,对纳入省级涉农资金支持范围、部署市县实施的“三农”重点任务,分类明确省级财政支持政策,健全涉农资金分配与重点任务强挂钩的机制,让涉农统筹整合资金的“篮子”与“任务”更匹配。

  在优化财政资金分配和投向方面,4月份省财政出台了《财政支持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若干政策措施》,8月初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农业融资担保作用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通知》。9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部分财政资金试行“补改投”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印发,通过试点示范,推动“补改投”形成制度性安排,以财政经济手段壮大基层财政实力,增强其发展活力和后劲,更好服务保障全省高质量发展。

3.jpg

  《广东财政》:《决定》要求强化要素保障,以财政、金融、社会“三管齐下”强化资金保障。请您简要介绍广东财政如何全力落实“百千万工程”资金保障工作。

  戴运龙厅长:今年以来,我们通过“打包式”“奖补式”先行下达资金,全力以赴抓落实,确保各重点领域投入“应保尽保”,为开局之年打牢根基。

  一方面,切实落实“应保尽保”。省财政全面对标省委文件要求,围绕15项重点任务、72项重点工作、156项量化实化目标举措,逐一细化财政资金安排,确保省委各项部署都有保障。2023年,省级共安排1490亿元用于支持“百千万工程”年度重点任务,投入资金较上年增加229亿元,同口径增长18%,保持了较高的支出强度,持续提升财政政策效能,有力推动了经济回稳向好,体现了财政部门的担当作为。截至目前,省级下达进度已超过九成。其中,安排省级涉农统筹整合资金329亿元,资金规模持续增长,全部用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筹措重大项目资本金,通过用足用好新增债券资金、创新完善投融资机制、盘活存量资产和政府股权等措施努力筹集资金。引导政策性基金将“百千万工程”作为投资的重点方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县域经济。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多次赴财政部对接请示,并注意加强对省直各单位的服务指引。如围绕“百千万工程”,争取了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59亿元、中央农村综合改革相关试点7.5亿元等。

  另一方面,拿出真金白银激励竞标争先。在激励县域发展方面,省财政资金安排突出对发展的激励导向。对于促发展的资金,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强化激励导向,树立“谁发展得好、财政资金就奖励谁”的政策导向。省财政厅在《若干财政支持政策》中明确,将围绕“百千万工程”分类考核体系,对年度考核获评优秀、排名进步突出的地区给予奖励,大力支持各地比学赶超、创优争先。在激励镇村发展方面,省财政厅的激励政策“一竿子插到底”直达基层,鼓励各镇(乡)、村主动作为,激发镇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省财政对工作成效明显,亮点突出的镇(乡)、村给予资金奖励。

4.jpg

  《广东财政》:请问在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加强财政金融协同联动和引导更多资金活水方面,广东财政有何“新招”,助力“百千万工程”相关政策的落地见效。

  戴运龙厅长:一是用足用好专项债券资金。省财政厅统筹专项债券资金优先支持“百千万工程”。经统计,截至目前,广东地区已发行专项债券超4000亿元,其中近八成安排到“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强省、绿美广东等重点项目。

  二是鼓励、引导多元力量推动“百千万工程”。一方面积极注入“财政力量”,落实好省级支持资金,推动帮扶地区落实专项帮扶资金,引导激励市级财政将财力向困难县(市、区)倾斜;同时,也注重引入“各界力量”,鼓励、支持参与帮扶的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多方面发力支持,推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支持“百千万工程”的推进。积极助推“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鼓励、引导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县镇村投资力度,通过“资本下乡”挖掘利用好各地的资源禀赋优势,推动实现产业兴旺。

  三是充分发挥财政金融联动作用,引来更多金融活水。在政策性基金方面,省财政厅引导政策性基金将“百千万工程”作为投资的重点方向,加强“扶早扶弱”类项目开展,持续汇聚优势资源服务高质量发展。农业保险方面,省财政厅不断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2019-2022年,我省各级财政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132.3亿元,其中,2022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达61.1亿元,位居全国前列。政策性担保方面,省财政厅下辖的省农担公司深入基层,深化县域“政银担”合作,在全省27个农业大县设置办事处网点,充分发挥农业融资担保“增信、分险、赋能”职能优势。风险补偿方面,省财政出资3亿元设立乡村振兴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累计撬动银行授信6.25亿元,推动解决涉农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精准有效,支持“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广东财政》:《若干财政支持政策》作为支持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财政配套政策措施,请问该政策如何精准发力?

  戴运龙厅长:省财政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制定《若干财政支持政策》时做到“四个坚持”,确保精准、有力、有效支持“百千万工程”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全面对标省委确定的重点任务,逐项梳理财政支持政策,更好统筹财政资金加强保障。加强省市县联动,锚定重点任务,形成财政投入合力。

  二是坚持分类施策。科学把握各地的发展定位、方向、路径、重点,制定差异化的财政支持政策,支持引导走好特色发展之路、错位发展之路,推动各尽所能、各展所长。

  三是坚持聚焦重点。新增支持政策重点聚焦县域,不搞“撒胡椒面”,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激励等方式,壮大县域综合实力,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四是坚持多元投入。积极拓宽筹资渠道,部分财政资金试行“补改投”改革,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财政金融协同发力,引导更多资金注入县域发展和强镇兴村。

5.jpg

  《广东财政》:《若干财政支持政策》是如何让县域在谋划发展时“轻装上阵”?又将如何提升资金使用效能?

  戴运龙厅长:建立健全县级财力保障长效机制,是《决定》和《实施意见》明确由财政部门负责落实的工作任务。省财政厅按照部署,针对我省县域弱的问题,深入调研、追根溯源,找准原因后“对症下药”,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基本、兜牢底线”,让县域在谋划发展时能够“轻装上阵”。

  具体提出5个方面政策措施:一是加大对县级财力保障力度,建立合理增长机制,强化对老区苏区、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区等政策资金支持;二是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到2025年,各市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达到50%以上,同时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不低于8%;三是统筹地方政府新增债券用于县镇村建设,指导各地做实做细项目谋划储备,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新增债券需求,指导各地统筹新增债券额度优先支持“百千万工程”相关项目;四是深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坚持财力下沉,确保80%以上省级涉农资金下放市县,明确下达市县各项工作任务的省级补助标准,资金与任务量相适应;五是推动省级资金全面直达县(市),全面实行财政省直管县管理机制,原则上省级转移支付资金、发文、指标、库款全部直达所有县。

  同时,我们注重持续优化调整政策,全面提升政策效能,保障财政资金使用安全规范高效:

  一是建立财政支持政策全周期动态评估机制。根据工作需要不断优化调整政策、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形成财政支持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长效机制。二是加强财政资金全链条绩效管理。在预算编制环节明确绩效目标、开展预算评审,执行中强化绩效监控,执行后开展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确保资金投入更加精准有效。

  三是加强全流程资金监督管理。健全常态化监督和定期评估机制,严肃整治违规使用、变相“截留”财政补助资金问题,选取重点项目加强实时监控、开展重点监督,并对发现的疑点问题开展重点核查。

图片链接: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 图片链接:广东省财政厅网上服务窗口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交通指引 | 版权声明 | 网址域名 | 浏览建议 | 隐私保护 | 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 www.gd.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广东省财政厅 技术支持: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407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407号 粤ICP备20008773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38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联系电话:020-83170170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网站官方微信
"广东财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