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党的二十大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广东财政在行动 > 财政动态 > 图片轮播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党的二十大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广东财政在行动 > 财政动态 > 图片轮播

戴运龙:牢记嘱托再出发 书写广东财政发展新篇章

2022年11月23日 来源:广东财政理论与实务

  近期,党的二十大代表,广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戴运龙接受《广东财政理论与实务》专访时表示:党的二十大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明确宣示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全省财政系统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牢记“三个务必”,推动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图片

砥砺奋进创新创优 书写广东优异“财政答卷”

  《广东财政》杂志: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广东财政勇立时代潮头,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就。请您简要介绍新时代广东财政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

  戴运龙:广东财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全力以赴服务保障全省发展大局,财政工作打开了新局面,总体呈现出“两大、两好、两突出、三改善”的特点。

  “两大”:总量大、贡献大。2021年我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万亿元,占全国地方的八分之一,连续31年居全国首位;“三本预算”收入达到2.3万亿元,超过全国地方的十分之一,为全国经济发展大局提供了坚实财力支撑。

  “两好”:质量好、保障好。在大规模减税降费、大力盘活政府资产资源情况下,我省税收收入占比保持在八成左右,高于全国地方平均水平。财政保障重点支出到位,全力支持“双区”和三个重大平台建设,大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科技创新强省等重点工作;2021年全省民生支出达1.3万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的七成。

  “两突出”:“紧平衡”状态突出、新增债作用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逐年下降,刚性支出不断增长,在收支紧平衡的情况下,债券资金成为重大项目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近年来,我省将八成以上债券资金投入“两新一重”和补短板领域,形成了一大批优质资产;同时,全省债务风险始终保持在最安全等级。

  “三改善”:“人均低、不均衡、县级弱”有所改善。省财政从珠三角集中财力,加大对粤东粤西粤北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区财力差距。2021年全省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提高到1.44万元,较2017年提高0.2万元;全省各地人均支出差异系数从2017年的0.6降至2021年的0.52;县级财力占全省市县财力的比重由2017年的52%升至2021年的56.5%。

  《广东财政》杂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我们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请您结合广东财政工作实际,谈谈近年来广东财政改革有哪些创新和突破?

  戴运龙:一直以来,广东财政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关键一招,突出创造型引领型导向,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用改革创新弥补工作短板,系统谋划、逐年推进,充分发挥财税改革“先行军”“突破口”作用,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比如,2018年以来,我们率先推动实施以简政放权为导向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省级向市县、财政部门向业务主管部门“两个放权”,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特别是在涉农资金方面,归并整合9部门26项合计超过300亿元省级涉农资金,由市县结合实际统筹使用,实现了涉农资金“打酱油的钱也能买醋”,增强了市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能力。又如,我们举全省财政之力推进数字财政建设,于2021年5月率先实现全省全面上线,实现全省4.4万个预算单位、15.8万用户在“同一标准、同一系统、同一平台”下开展预算业务。财政部主要负责同志高度评价广东数字财政建设在财政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 统筹财力支持广东“制造业当家”

  《广东财政》杂志: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请您结合广东高质量发展之路,谈谈广东财政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戴运龙:广东是全国经济大省,贸易大省,也是制造大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引领高质量发展寄予厚望。近年来,广东财政紧紧围绕总书记赋予广东的重要使命,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连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切实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支持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致力稳市场主体,支持实体经济。近年来,广东各级财政部门聚焦企业纾困帮扶,统筹考虑经济周期性变化和经济财政运行等情况,集成运用各项财税工具为市场主体赋能力、增动力、减负担、稳预期,打出了政策“组合拳”。严格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负担。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全省各级财税部门不折不扣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约4000亿元。

  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支持制造业做强。围绕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广东财政设立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支持政策,推动我省工业投资稳定增长;支持省产业园建设,近4年来园区规上工业年均增速高于同期全省增速;突出支持产业创新发展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补齐产业链短板,解决“卡脖子”问题等。

  下一步,广东财政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统筹运用各项政策工具,更好形成政策合力。我们将立足“坚持制造业当家”,以更大力度支持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此外,着力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来扩大内需,支持“粤贸全国”,推动对接国内市场;支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构建较为完善的县域商业服务网络体系,推动城乡生产和消费连接更加紧密;用好用足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挥专项债券扩大带动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

  《广东财政》杂志: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财政政策和财政体制机制改革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接下来广东财政将从哪些方面进一步落实上述改革要求呢?

  戴运龙: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财政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广东财政将进一步以深化预算制度改革为牵引,以全面提升财政服务保障大局能力水平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不断探索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广东经验”,建立以项目为重点的预算管理模式,编早编细编实年度预算,进一步提高省级年初预算到位率、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支出范围和标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着力变“短板”为“潜力板” 提高广东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

  《广东财政》杂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示“缩小粤东粤西粤北与珠三角发展差距,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紧迫任务。”近年来,广东财政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体改革亮点有哪些?

  戴运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理顺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使权责配置更为合理、收入划分更为规范、财力分布相对均衡、基层保障更加有力。2018年以来,广东财政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在中央和地方分税制的原则框架内,遵循健全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清晰界定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理顺省以下政府间收入关系,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以财政体制“一盘棋”改革助力解决广东区域“不平衡”问题。

  特别是结合近年来经济财政形势变化,推动省对市县转移支付由激励型向均等化转变,增强转移支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功能。通过搭建“保基本、促均衡”的转移支付框架,完善“保基本”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优化对北部生态发展区“补成本”的生态补偿政策,制定对老区苏区、民族地区“促振兴”的财政扶持政策,推动提升我省区域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如,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7项政策中,省对重点老区苏区和民族地区,补助比例提高至100%;对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其他地区的补助比例提高到85%。

  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个影响广东发展的最大短板,接下来,广东财政将全力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广州南沙三大平台建设,抓好各项税收政策及早出台及落地实施。同时,围绕近期省委、省政府推动产业有序梯度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部署,研究财政支持政策,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扎实推动产业有序梯度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转移,有力促进产业融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广东财政》杂志:面对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财政如何进一步助力破解广东“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

  戴运龙:这些年,广东财政坚持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总抓手,不断筑牢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底板。始终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2012-2021年,我省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从539.56亿元增长至1109.47亿元,年均增长8.3%;强化财政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及东西部扶贫协作,支持广东现行标准下161.5万相对贫困人口和2277个相对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2018年底深化广东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以来,省级每年统筹涉农资金超300亿元,将八成以上投向市县基层,九成以上投向粤东西北地区,用于省十件民生实事、“九大攻坚”行动等重点任务,主要投向农村集中供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公路、农田建设、中小河流治理等乡村振兴短板弱项方面。

  下一步,广东财政将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一方面,继续通过各类财政政策,支持完善乡村产业体系、支持广东种业振兴行动,落实种粮农民补贴政策,支持省级粮食储备任务落实。另一方面,继续探索运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势能”为广东乡村振兴助力。

赋能创新发展 一体推进广东教育科技人才事业

  《广东财政》杂志: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第一次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一起,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广东财政将如何发挥财政支持作用落实这一新部署?

  戴运龙: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深刻体现党对未来世界发展大势的洞察与把握,深刻回答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为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科技进步、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直以来,广东财政将大力支持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支持结构不断优化,政策体系日趋完善。支持广东从教育大省转变为教育强省。广东教育投入总量之大、努力程度之高、落实国家政策要求之严,在全国位居前列。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基本保持在20%左右,为广东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支出。

  围绕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广东财政不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优化财政投入结构,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支持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优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2012—2021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科技支出累计超过7144亿元,年均增长16.6%;全省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从2012年的1236亿元提高至2022年的4002亿元,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自2017年以来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

  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以科研经费“放管服”改革为着力点,先后制定一系列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制度文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人财物自主支配权的要求,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接下来,广东财政将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理念,着力统筹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一是进一步增强财政支持教育发展的统筹谋划,全力落实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要求,优先保障教育支出;二是全力支持科技特别是自主创新活力的提升,强调对基础性研究的资金和政策支撑;三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要求,进一步在科研活动减负和赋能上突破,更好发挥财政科研经费的激励和绩效作用,提升科研人员获得感。

增进民生福祉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广东财政》杂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省委在部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也明确要切实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努力让广东父老乡亲生活步步高、喜洋洋。请问如何发挥好财政在民生工作中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重要作用?

  戴运龙: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这些年,广东财政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把民生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选项,持续将财政支出七成用于民生保障,全力支持打造“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就业工程,推动21个地市实现本科和高职院校、高水平医院、高铁、管道天然气、农村集中供水等全覆盖,逐步建立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的底线民生保障体系。

  强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省财政安排中央和省底线民生保障资金从2016年的105.59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23.14亿元,全省底线民生保障水平持续保持在全国前列。支持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积极做好困难群众救助资金保障,稳步提升低保、特困、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坚持“为民办事问民意”,连续十二年办好省“十件民生实事”,有效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夯实健康广东建设。广东财政秉持“强基层、建高地、登高峰”的总体思路,多维度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升级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如,“十三五”期间,各级财政安排约600亿元,以医疗设备和病床数为“硬”抓手、以人才素质和收入水平为“软”抓手,“软硬兼施”提升基层服务水平。又如,2018年以来,我省投入逾155亿元支持建设50家高水平医院,牵引全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2019年以来,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支持广东呼吸、肿瘤、肾脏病、精准、心血管及中医六大国际医学中心建设等。

  突出就业优先。广东连续三年出台“促进就业九条”,财政不断加码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2020-2022年,省以上财政累计安排就业补助资金48.01亿元。今年以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08.24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98.4%,为全国就业大局稳定贡献了广东力量。

  接下来,我们将坚决落实“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重要要求,更加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上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调节力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解决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等问题。织密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图片链接: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 图片链接:广东省财政厅网上服务窗口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交通指引 | 版权声明 | 网址域名 | 浏览建议 | 隐私保护 | 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 www.gd.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广东省财政厅 技术支持: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407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407号 粤ICP备20008773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38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联系电话:020-83170170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网站官方微信
"广东财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