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省财政将实施差异化的财政支持政策……
1月29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专场记者会。
南方日报记者:为了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的意见,想请戴运龙厅长介绍一下“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方面省财政将如何落实?谢谢。
戴运龙:我接着葛主任的回答给大家报告,围绕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省财政将通过完善与区域发展定位相适应的省以下财政体制,实施差异化的财政支持政策,重点将做到四个坚持。一是要坚持控省级保市县。省级要进一步下沉财力,加大对市县,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向老少边穷的地区和基层倾斜,提高各地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财力保障水平,从2019年的预算安排上已经在体现这个政策的要求。2019年预算安排省对市县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以及债券的转贷支出占省级总支出的70.5%,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的比重也达到65.3%,比上年都有所提高。
二是坚持差异化,以“一核一带一区”功能定位为引领,实施差异化的转移支付政策,一是要扭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个纲,在制定一揽子财税支持政策,发挥政府债券资金和社会资本作用的同时,财政转移支付同向发力,专项支持省里目前像南沙、横琴、中新知识城等重大平台建设,支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二是对北部生态发展区、东西两翼、沿海经济带实施全覆盖的均衡性转移支付机制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在此基础上不断保障财政转移支付的协调性和精准度,对北部生态发展区实行生态转移支付,与当地GDP财政收入发展脱钩,打造生态屏障。对东西两翼沿海经济带突出支持产业发展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助力打造新的增长极。
三是坚持兜底线保基本。一是兜住三保的底线,围绕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要求,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分配向人均财力较低水平的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二是兜底生态的底线,生态补偿,实现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全覆盖,建立生态补偿与生态保护的机制协调。三是兜底老少边穷的底线,专项补助原中央苏区海陆丰革命老区的困难县、少数民族县,对这些地区专项的补助标准从每个县原来的1000万提高到3000万。四是要兜底财力薄弱的镇乡底线,点对点精准扶持,实现对欠发达地区县区财力的薄弱性乡镇的全覆盖,镇村的补助标准也从原来的160万提高到190万。
四是坚持强责任减负担。落实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要求,适当强化省级支出责任,减轻欠发达地区市县的负担,比如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事权,根据“一核一带一区”功能的定位,将全省市县精细划分为四档,省以上的财政补助比例比原来平均水平提高约10个百分点,特别是对原中央苏区、海陆丰革命老区困难县、少数民族支出责任,省里100%负担。对北部生态发展区、东西两翼沿海经济带的补助比例也提高到85%,并且这项政策实施是全部地市都将获益。
在完善跨区域重点项目资本金的负担机制方面,省里也明确完善东西两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跨区域的基础设施重点项目资本金的负担机制,对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在这些地区的高铁干线、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码头、水利、生态环保等项目的资本金全部由省级全额承担,当地不用承担该支出责任。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围绕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财政将不断地完善转移支付的体制,大力支持新格局的形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