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财政服务 > 政府采购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财政服务 > 政府采购

数字化是实现中国式政府采购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2023年06月05日 来源:中国财经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未来五年,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政府采购作为财政支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必然也必须以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为行动指南,不断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服务。

  大势所趋 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采购领域

  《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方案》指出,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建立集中采购机构竞争机制,改进政府采购代理和评审机制,健全科学高效的采购交易机制,强化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措施,健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制,加快形成采购主体职责清晰、交易规则科学高效、监管机制健全、政策功能完备、法律制度完善、技术支撑先进的现代政府采购制度。

  近年来,得益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ChatGPT等数字化技术的革新与赋能,数字中国战略和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在中央及地方单位广泛推进。在此背景下,各地财政部门和集中采购机构开始加快推动政府采购数字化改革实践,陆续创新开展在线采购预算和计划编报、项目招投标、电子卖场采购、采购监管等业务模式,及时丰富采购需求管理、框架协议方式等采购业务场景。

  在数字化背景下,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采购领域,为提升采购监管效能、创新采购模式、优化采购流程,健全和完善现代政府采购制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抓住本质 从业务数据化到数据业务化的方向是智能化

  回顾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无纸化办公、电子化管理、平台化运营、数字化赋能阶段。纵观整个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数字化源于信息化,却高于信息化。从电子化到平台化,是一次重大的技术跃升,其基础是新技术的出现和演进,核心是数据,方向是智能化。未来,数字化必将参与到中国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的方方面面,也是实现中国式政府采购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数字化的本质,可以简单概括为两点,即一切业务的数据化、一切数据的业务化。在政府采购的场景下,前者就是通过采购业务的信息化或电子化,告诉用户采购了什么、采购得如何,告诉相关各方做过什么,这是基于过去;后者是要把数据作为业务本身,即基于过往的采购大数据,帮助用户了解应该怎么采购、向谁采购,告诉相关各方该怎么做,这是面向未来。由此可见,数字化是一个业务、数据与技术融合的过程,核心是业务逻辑的数字化,这将挑战原本依赖于组织、流程、经验,以及以绩效驱动的传统管理模式,也是智能化的起点。

  从技术视角解构智能化,即智能化=大数据+算力+算法,三者缺一不可。大数据不仅指数据多,而且还包括数据结构和形态的复杂,以及要建立起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连结。这需要以强大的算力做保障,并用先进的算法和机器学习去不断地调优,才有可能实现智能化。

  因此,一切业务的数据化,用一般信息技术(IT)就可以实现,而一切数据的业务化,则必须应用新一代的数字技术(DT)才能实现,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但由于新一代数字技术具有投入成本大、建设周期长、技术迭代快等特点,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创新以新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政府采购云服务平台的采购模式和建设运营方式,才能避免走以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老路,让更多的用户能共享先进数字技术带来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实现经济普适的智能化平台采购的目标。

  回归本义 政府采购会变得越来越简单

  政府采购数字化改革的过程,是重新定义政府采购的过程。政府采购,通俗理解,就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方式和程序实施的采购。而在未来,伴随着数字时代甚至数智时代的到来与新技术的不断迭代,政府采购将回归采购的本义,即用最快的时间,以规范的程序、便捷的方式及合理的价格,买到用户最满意的商品或服务,同时落实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更好地体现政府的各项目标。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于安认为,“所有的制度性变革,都应以它能够使用的技术为假设前提,如果技术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么制度设计的思路、监督管理的理念等也要作重大调整。”

  因此,实现中国式政府采购的现代化,不仅需要“制度+技术”变革,而且更需要“平台+数据”集成创新,这是中国式政府采购现代化的方向。笔者认为,在数智化时代,采购会变得越来越简单。

图片链接: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 图片链接:广东省财政厅网上服务窗口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交通指引 | 版权声明 | 网址域名 | 浏览建议 | 隐私保护 | 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 www.gd.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广东省财政厅 技术支持: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407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407号 粤ICP备20008773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38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联系电话:020-83170170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网站官方微信
"广东财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