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在农业基础设施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新的形势要求进一步创新农业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为推进基础设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近20年来,随着灌溉基础条件的不断完善,我国整体粮食种植面积稳中有升。1998-202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由11379万公顷扩大至11677万公顷。同时,整体粮食产量也跟随灌溉设施发展而稳步提高。这充分说明推动农村灌溉基础设施投资、提升灌溉面积是推动粮食连年丰收的决定性因素。
“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幅增加,约3.4万亿元,完成了8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十四五”期间,随着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将迎来更大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虽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粮食安全保障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但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功能老化;二是智慧农业基础设施与终端配套不足;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建成后得不到有效管护;四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仅靠政府投资远远不够,还存在较大缺口。
在这种背景下,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国家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新的形势要求进一步创新农业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为推进基础设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并且有如下优势。
一是政策支持多。近期,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多部委多次发文,鼓励采用PPP等模式,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发展空间大。据统计,财政部PPP在库项目中,农业类PPP项目仅89个,仅占总量的不到1%。说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三是运营效率高。在社会资本参与的大中型灌区、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由于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项目运营,提升了运营效益,延长了工程寿命,更好地发挥了工程效益。
鉴于此,建议加快引入社会资本以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加大农业PPP项目的融资支持。一是加快设立农业PPP项目担保基金;二是引入中国PPP基金参与农业项目投资,增加社会资本的退出渠道。
其次,推动农业PPP项目的实施。一是引导社会资本在农业基础设施重点领域与政府开展合作;二是对适宜采取PPP模式的部分乡村振兴项目,推荐并进行评审论证,推动复制、推广,择优列为农业PPP示范项目。
最后,缩短农业PPP项目落地时间。对于前期论证清晰,符合相关政策的农业PPP项目,应作为各级政府基建重大重点项目,缩短项目方案编制和审核时间,加快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