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市场活力,规范创新发展 中国政企合作基金以高质量发展成果 支持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
为支持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领域建设,经国务院批准,2016年,财政部联合国内10家大型金融、投资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政企合作基金”),注册资本金1800亿元。2021年2月,中国政企合作基金被列入中央金融企业名录。中国政企合作基金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服务财政中心工作,不断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高质量发展。
实干创业,书写高质量发展精彩答卷
中国政企合作基金成立以来,在财政部党组的坚强领导和股东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市场化、专业化运作,通过股权、债权、担保等方式,充分发挥“引导、规范、增信、增效”作用,取得显著成效。
有力支持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基金投资项目分布在27个省区市。其中,支持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东北地区重点项目96个,在基金已投项目中占比68.09%。此外,基金还在文化、教育、体育、旅游等公共服务领域作出很多有益探索。
有效推动社会资本投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的倍数约为17倍,中央财政资金带动地方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投资的倍数约为197倍。
形成一批优质资产。基金投资项目规范,现金流和收益回报相对稳定,优质资产价值进一步凸显。按照已签约项目合同条款测算,所有项目的预期加权平均税前收益率约为6.52%。
凝聚一批合作伙伴。基金努力发挥平台与纽带作用,与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等建立广泛联系与合作,签约项目涉及合作企业近600家。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员工占比较高,涵盖金融、法律、会计、审计、人力资源管理、新闻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等多学科领域。
截至2022年11月底,中国政企合作基金签约项目141个、累计签约额749.9亿元,总资产805.9亿元,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总投资额近1.2万亿元,发展成效显著。
党建引领,全面打造政企合作行业头雁
2022年1月,中国政企合作基金党委成立,党建工作驶入快车道。
着力加强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中国政企合作基金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各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坚持制度化、常态化、多样化。创设“政企合作大讲堂”,推进党建共建、交流成果共享。
着力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压实党委成员一岗双责,建立基金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工作领导组和工作机制。开展创建“四强”党支部活动,打造“一支部一品牌”。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创建“政企青悦读”读书品牌,推动和谐家庭建设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立员工导师制。
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全面加强内控管理,健全基金内部执纪问责机制。
中国政企合作基金党委坚持基金发展、文化先行,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强化家国情怀,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价值理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举办征文演讲比赛、编辑出版书籍,确定“推进政企合作,建设美丽中国,打造行业头雁,造福黎民百姓”的公司宗旨、“为国之大,为民之生,为企之兴,为己之成”的企业价值观、“规范发展,阳光运行,市场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经营方针、“忠诚干净、守正创新、务实高效、善作善成”的经营理念、“政企携手,合作共赢”“行稳致远,基业长青”的宣传口号等基金文化内涵,增强全体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中国政企合作基金以文化建设推动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有序提高,竞争力不断增强,行业头雁效应不断显现。
多措并举,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生力军
中国政企合作基金坚持服从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发挥自身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的生力军作用,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围绕区域发展战略进行布局。主动对接重点区域、重点省份,强化“自上而下”的市场开发机制,寻求与相关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央企和金融机构总部等的战略合作,优先支持纳入国家重大战略的投资标的,推动政策导向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
为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供支持。积极发挥紧密联系政府和社会资本的优势,加强与公共服务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优秀运营机构等社会资本的对接和合作,持续加大对健康、文化、科技、养老、教育、体育、旅游等公共服务行业的投入,不断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力。积极发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经验丰富的优势,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新基建”领域同时发力,助推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贡献。积极发挥市场化、专业化投资管理优势,推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节点布局,提高投资收益和实现现金流的多样化安排,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贡献力量。
创新改革,积蓄发展强劲动能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2022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要多轮驱动,发挥政府和市场、中央和地方、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多方面作用,分层分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会议还强调要适应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财政投入,更好集中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为落实好“规范发展,阳光运行,市场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经营方针,中国政企合作基金一边做好风险防控,一边推进改革发展。
完善基金治理体系,筑牢不发生经营性风险的防线。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作、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方针完善基金治理结构,强化内审、内控、监督和绩效考评。完善董事会、经营层、职能部门三个层次的风险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项目运行监测和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树牢业务条线、风险条线和审计条线的风险管理三道防线。
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为改革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全面梳理现有制度障碍和制度盲区,组织力量修订公司章程、投资业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等方面规章制度,制定内部审计管理办法、内控操作规程、信息披露等规章制度,为基金规范发展、阳光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发起设立或投资市场上的各类子基金,聚焦行业、区域头部基金,最大化地放大杠杆撬动效应;开展创新业务试点,具备长期稳定经营性收益的存量项目采用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探索开展基础设施公募REITs等资产证券化业务,及时总结推进;科学配置基金投资类别、权重和周期,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要统筹计划,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合理配比,资金投资期限要长短结合,缩短资金综合投资周期,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实现滚动投资和良性循环;建立并强化项目退出机制,综合考虑项目收益、风险程度、交易结构等,选择部分项目择机退出,以进一步优化基金资产结构;研究探索市场化募资,拓宽资金来源,更好满足投资需求。
迈上新征程,中国政企合作基金将继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