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

让PPP模式带来更多粮食产能

2020年04月30日 来源:中国财经报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鼓励社会资本与政府、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市场化、专业化等优势,加快投融资模式创新应用,为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开辟更多有效路径,探索更多典型模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表示,期待PPP模式带来更多粮食产能。

  稳定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预期

  当前,社会资本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投资的主力,其投入占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在80%左右。近年来,伴随全国投资增速趋于放缓,农业农村投资增速也明显回落,特别是2019年出现显著下降,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冲击,稳定农业农村投资压力不断加大。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投资所总工程师唐冲认为,《指引》在稳定社会资本投资预期、改善投资环境、强化政策引导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唐冲认为,《指引》的出台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及时。从国际经验来看,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需要通过合适的方式与路径,以企业单独经营为导向的单纯商业投资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创新PPP等方式,能够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与优势,较好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单体项目规模小、投资收益不稳定、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项目融资能力弱与融资难等问题,为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搭建一条机制畅通的路径。

  从长远来看,通过谋划适宜社会资本投资的重大项目,构建政府、企业、村集体与农民有效的项目合作与运营机制,不但有力强化了乡村振兴投入保障,也有利于带动农民深度融入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格局中,带动提升农民与村集体的自我发展能力。通过项目合作与运营机制创新,为促进基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工作抓手。

  《指引》细化了能够帮助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投资领域,相比以往对于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关注,重点投资领域还特别关注农业农村人才培养以及人居环境整治这两方面,体现了政策关注点向“以人为本”的微观层面的转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说,“倡导对于农村农业的人力资本以及数字乡村建设的投资,能够向农村人口提供更多的创收途径和更好的社会服务,从更深层次和多维度地来解决贫困问题以及超越收入的其他维度的匮乏问题。”

  白雅婷认为,创新PPP模式,不但能撬动更多的商业资本和公益性资金来帮助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问题,提高社会资源整体配置效率,更能够通过私营部门参与,引入技术及创新的生产管理模式。

  助力农业农村主要社会目标的实现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加强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则是重中之重。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认为,《指引》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PPP公私合作模式,创新融资机制引资入村,夯实建设资金保障;推进乡村交通与乡村全面发展相融合,打通“最后一公里”。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朱晶教授坦言,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主要依赖国家投资和农民自身投入,但由于农业的社会效益外部性和农村业态的相对特殊性与复杂性,国家投资难以充分覆盖,农民个人投资则能力实力不足,因此对农业农村的资本投入相对匮乏一直是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是我国乡村振兴发展和农业农村转型升级亟须突破的重要瓶颈。

  《指引》强调要引导社会资本有序投入农业农村,加快形成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中国农业和乡村正处于历史转型关键期,农民的代际革命、农业要素的重组、城乡融合的态势正在带来农业内涵、功能变化和投资报酬提高的可能以及乡村价值显化与提升的机会。

  朱晶认为,《指引》明确指出了社会资本投资的重点产业和领域,从生产到加工,从流通到服务,从数字建设到创业创新,从基础设施到人才培养,可以说是全链条、广覆盖。同时,《指引》特别指出了要建立紧密合作的利益共赢机制,这一点尤其重要。资本具有逐利性,而农业和农村则相对来说在更大程度上承担了诸如粮食安全、环境保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各地在贯彻落实通知精神、深入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和出台相应的具体方案,明确外在目标,内化激励机制,以PPP模式、区域整体开发等模式有效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在充分利用市场机遇、最大化价值创造和合理利润的同时,有效兼顾和主动助力这些社会目标的实现。

  培育适合PPP模式的乡村振兴项目

  《指引》明确,创新PPP模式。积极探索农业农村领域有稳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推广PPP模式的实施路径和机制,让社会资本投资可预期、有回报、能持续,依法合规、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同时,《指引》鼓励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按照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相关文件要求,对本地区农业投资项目进行系统性梳理,筛选并培育适于采取PPP模式的乡村振兴项目,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鼓励社会资本探索通过资产证券化、股权转让等方式,盘活项目存量资产,丰富资本进入退出渠道。鼓励信贷、保险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开展投贷联动、投贷保贴一体化等投融资模式试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拿生猪产能举例,他认为PPP模式有助于完善畜牧业基础设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生猪产能、加大生猪深加工投资,推动合理布局规模化养殖场,完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提升畜牧业生产水平,更好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股权董事周劲松表示,运用PPP模式能够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让社会资本的农业投资可预期、有回报、能持续,建立农民与社会资本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加大金融服务支持乡村振兴力度,尤其要不断创新政策性金融服务“三农”的产品和支持方式,广泛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产业融合发展,让利于农,多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农业银行信用管理部赵刚也认为,《指引》明确了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合作平台和信息机制,创新PPP模式、强化了用地用钱等多方面政策激励,将有效解决农业农村项目不好选、用地不好拿、资金不好筹的固有难题。同时,《指引》引导建立全产业链及区域整体开发等模式,将筑牢乡村振兴主力军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有效降低产业项目投资成本,对于帮助农村同步发展、缩小城乡发展不平衡、创造更多就近就业岗位、提高乡村造血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如此,为更好地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农村,中植企业集团首席战略顾问、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甚至提议,可以探索建立区域性的项目交易平台。他认为,以PPP模式等市场化的方式盘活项目存量资产,丰富资本进入退出渠道。采取适度的税费优惠政策,鼓励各类商业银行设立面向农村的投资公司,开展投贷联动业务,加大银行业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力度。

  来源:中国财经报

  记者:张雨馨

图片链接: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 图片链接:广东省财政厅网上服务窗口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交通指引 | 版权声明 | 网址域名 | 浏览建议 | 隐私保护 | 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 www.gd.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广东省财政厅 技术支持: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407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407号 粤ICP备20008773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38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联系电话:020-83170170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网站官方微信
"广东财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