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银”落入田间地头——财政助力粮食生产的一线见闻
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生产,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支持。今年的预算报告在“2023年主要收支政策”中明确,“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财政资金“真金白银”是怎样落入田间地头?具体发挥着何种效用?记者此前跟随财政部前往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进行了调研。
平整田块、整修机耕路、修建水渠……走进永丰村,村民们和工人们正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忙得热火朝天。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来年的收成会更好。”永丰村村民王涛告诉记者,正是因为看好村里的粮食种植前景,自己2019年从广东辞职回到永丰村,专心从事水稻种植。
记者在永丰村看到,建设好的高标准农田,有着土地平整、土壤肥沃、连片集中、宜机作业、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等特点。不少村民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不仅每亩地能够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享受着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生产,更加高效便捷。
“近年来,在财政资金大力支持下,村里粮食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目前,永丰村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3340亩。”永丰村党委书记助理岳智慧说。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下达永丰村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种粮大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类资金515.1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贴资金424.95万元。
“要让种粮人有钱赚,大家才会主动去种粮食。”岳智慧说,高标准农田逐渐建设起来之后,种粮的收益越来越好,加之财政资金对种粮农民发放多项补贴,种粮的人越来越多了,不少种植户回乡投资种植。
王涛告诉记者,自己承包着100多亩农田,每年可获得4万元左右的补贴,会用这些钱购买种子、化肥等物资。刚开始,每年只有2万多元的收入;现在,每年收入有6万多元,越来越有信心去做好粮食种植。
伴随着财政资金落入田间地头,近年来,永丰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从2018年的18343元增长到2022年的28685元。
永丰村是四川省加快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一个缩影。2019年至2022年,四川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253亿元,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1680万亩,2022年全年粮食总产量702.1亿斤。
“我们集中财力办大事,做好资金统筹平衡。”四川省财政厅副厅长李世宏说,在资金筹集上,坚持把中央、省、市、县四个层级安排行业部门分块管理的“天府粮仓”全链条项目资金统筹纳入财政资金平衡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计划在2023年到2025年筹集“天府粮仓”建设财政资金2500亿元。
“农业农村一直是四川财政的优先保障领域。”李世宏说,今年还将持续强化投入保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健全与乡村振兴相适应、覆盖农业农村各领域的投入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