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机关党建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机关党建

广东:谋统推干 全方位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2020年08月27日 来源:中国财政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广东省因财政预算执行、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国库库款管理、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预算公开等财政管理工作完成情况较好,在地方财政管理考核中走在全国前列,广州市、广州市南沙区、深圳市龙华区财政部门作为先进典型市县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念好“谋统推干”四字诀  推动财政管理“走在前列”

  2019年,广东财政多项工作成绩突出,走在全国前列:

  ——高效规范组织专项债券发行,多措并举推动支出使用,2019年新增债券发行与支出使用进度均位列全国第一名;

  ——通过健全预决算公开联动、检查、考核、沟通协调机制“四招”,破解财政信息公开统一难、内容规范难、责任落实难、口径理解难等“四难”,预决算公开工作跃升到全国第二名;

  ——狠抓预算执行管理,在预算执行“放管服”、优化简化审批流程的基础上,开展“服务式”抓支出督促,推动预算执行进度排名提升至全国并列第一名;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构建多制度联动分级管理、多维度绩效指标体系、多特色并行管理模式、多功能线上操作系统的“四多”路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获得全国优秀等次第一名。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财政部门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一系列实招、硬招,最终打造形成财政管理的高水平与高效能。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牢固树立‘走在前列’意识,坚持‘谋统推干’工作方法,统筹全省财政管理‘一盘棋’,打出财政改革发展的‘组合拳’,推动全省财政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广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戴运龙说。

  ——“谋”划有方。牢固树立“大财政大预算大资产”“先谋事后排钱”“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等管财理财新理念,持续深化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为龙头的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以财政部地方财政管理工作考核为“指挥棒”“风向标”,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统”筹有力。统筹各项工作,把“全面对标、全力推动走在前列”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的总抓手,梳理选取对标事项,举全省财政部门之力集中攻坚,推动财政管理工作全面进步。统筹各方力量,以推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拓展延伸为契机,通过省级向市县、财政向业务部门“两个放权”,推动省级业务部门更加重视谋事理财,推动市县更加主动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推”动有招。抓计划安排,建立省财政厅地方财政管理工作考核跨处室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地方财政管理考核工作方案和任务台账,做到“明责知责”。抓指导督促,建立厅长联系基层工作制度,加强省对市县业务指导,“小切口”打造与基层联系“直通车”,做到“压责尽责”。抓跟踪问效,建立绩效考核通报机制,制定省对地市财政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完善责任传导机制,做到“问责追责”。

  ——“干”事有为。坚持目标导向,如围绕确保全省财政平稳运行的目标要求,依法依规谋划收入组织,大力盘活政府资源资产,确保财政收入增长保持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合理区间。坚持问题导向,对地市财政存量资金历史体量大等突出问题展开专题研究,完善沉淀资金定期收回规则,全省财政存量资金规模明显下降。坚持结果导向,把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助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落地见效。

  聚焦“率先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勇立潮头推进改革

  “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发展寄予的殷切期望。不断加快改革步伐,把中央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完成得更优、更好,是广东对全国改革发展的担当。广东财政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开拓创新、锐意改革。党的十九大以来,广东财政以率先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财政制度为目标,加快推进财税改革进程,以财政现代化改革匹配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努力推动广东财政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改革需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一直以来,广东财政全方位推进改革创新,开展多项具有广东特色的财政改革:

  ——率先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实行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强化部门的绩效观念和责任意识,提高财政资金分配效益;

  ——率先推进财政人大预算联网监督,提高财政支出透度;

  ——率先建立实施“确定基数、超增分成、挂钩奖励、鼓励先进”的激励型财政机制,促进基层政府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的观念意识转变;

  ——率先制定实施《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探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加强民生领域财政保障。

  改革需要抓住龙头、找准路径的眼界。近年来,广东积极转变理财理念,突出预算管理制度的基础地位和龙头作用,构建“大财政大预算”的财政管理格局。

  2018年开展深化省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以财政领域“放管服”改革为重点,通过明晰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权责配置,精简财政资金项目审批事项和预算执行流程,提高部门、市县推动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这是一次深刻的、系统的革命,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意义,业务部门从“被动接”变成“积极谋划”,市县从“等分配”变成“主动理财”。

  改革前,财政部门管钱管全程,“大事小事全都管”“眉毛胡子一把抓”;业务主管部门拿钱等项目,积极性不高,资金使用绩效也不高。改革后,2019年,省级下放市县审批权的专项资金规模达到400多亿元,规模翻番;2/3的省级部门支出进度较上年明显提升;在涉农资金领域,市县可统筹涉农资金达到133亿元,增长35倍。

  “市县充分利用省级下放的涉农资金统筹权和具体项目审批权,统筹各级资金、考虑分年度安排、科学测算不同村的实际资金需求,资金安排更加科学精准,有效实现‘投入一批、建成一批’的目标,资金使用效益和群众获得感大大提高。”肇庆市封开县县长梁建梅说。

  改革需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魄力。2019年,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广东省财政厅深入省内市县和基层实地调研,深入检视剖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革除弊端、破解难题,推动全省财政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过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预算安排“四挂钩”机制等系列配套制度,倒逼财政部门及预算单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预算管理方式变革提升整体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针对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情况,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建立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由激励型向保障型转变,将政策范围由原来的60个县市扩围至86个县区,实现对欠发达地区县、市、区和珠三角财力薄弱县区“全面覆盖”,保基本、托底线、缩差距。

  聚焦解决职责交叉问题,深入推进财政机关机构改革,创新建立“一个部门对口一个处室”工作服务机制,实现预算单位办事“只进一个门、只跑一个处”,提升财政工作效能。

  改革要上下联动,凝聚合力。省级财政部门示范引领,市县财政部门协同配合,全省上下联动“一盘棋”,在落实财政改革部署、强化财政收支管理、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上形成强大合力,财政改革亮点频出、多点开花。

  广州财政打造“法治财政”“阳光财政”“绩效财政”三大品牌;潮州财政以预算编制突出科学精准、预算执行突出放权提速、预算监管突出有力有效“三突出”不断深化改革;惠州财政以“四强化、四提升”着力打造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韶关财政做好绩效目标随同预算公开、绩效自评情况随同决算公开、重点评价报告在门户网站公开的“三公开”;广州南沙区财政聚焦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财政存量资金盘活、库款动态监测、财政资金统筹、完善预决算公开,不断推进财政治理能力建设……

  围绕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精准发力落实政策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又逢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任务更重。“非常时期需要财政在发挥基础和支柱作用上更加积极作为。”戴运龙说。广东省财政坚持“财”为“政”服务,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助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支持疫情防控。截至5月底,全省各级财政共落实疫情防控资金162亿元,为医疗救治、物资保障以及企业复工复产等提供了有力支持。

  ——保居民就业。截至4月底,全省共向 112.24 万家参保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 98.68 亿元,惠及职工 2212.06 万人;省财政安排9.87 亿元推动“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就业工程,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

  ——保基本民生。1—4月份全省民生类支出完成3788.8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2%。

  ——保市场主体。通过减免、缓缴税费(含社保费)等措施,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预计今年将为全省企业减负超2500亿元。

  ——保基层“三保”。在提前下达2020年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和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640亿元的基础上,再下拨资金30亿元,覆盖全省86个困难县(市、区),拨付市县调度资金1046亿元,有力保障基层“三保”。

  ——稳投资。用足用好新增债券资金,截至4月底,全省前两批次提前下达新增债券1658亿元,支出进度90%,5月18日在全国率先完成全年提前下达新增债券2489亿元发行工作。

  ——促消费。统筹安排4亿元资金专项用于文化和旅游企业应对疫情、刺激消费、振兴市场,统筹安排17.8亿元财政补贴资金用于支持促进农村汽车、家电等消费提质升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预算报告提出,202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戴运龙表示,下一步广东财政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好预算报告各项安排和财政部各项工作要求,突出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更加精准发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及时做好中央提前下达专项债券额度分配和发行使用工作,充分发挥债券拉动有效投资的即期效应。推动5G等新基建、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等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及时谋划财政支持“双十”产业集群建设等政策措施,支持推动信息消费、文化旅游消费等措施落地,兜牢兜实民生和“三保”底线。


图片链接: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 图片链接:广东省财政厅网上服务窗口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交通指引 | 版权声明 | 网址域名 | 浏览建议 | 隐私保护 | 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 www.gd.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广东省财政厅 技术支持: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407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407号 粤ICP备20008773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38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联系电话:020-83170170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网站官方微信
"广东财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