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利用省财政专项资金整改镇级填埋场倒逼九市改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11月18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今年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报告(以下简称“评价报告”),今年纳入第三方评价的分别是广东省财政2018—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九市)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资金、粤港澳大湾区(九市)固体废物综合管理资金,2项专项资金支出绩效等级均为良。
去年新增公交车均为新能源车辆
据第三方评价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心主任郑方辉介绍,2018—2019年,广东省级财政共投入34亿元用于大湾区内地九市打赢蓝天保卫战。
从效果来看,2019年度,大湾区九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3.4%,其中可吸入颗粒物等五项空气质量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等3项指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从产出角度来看,各项支出均有相应产出,其中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补助项目、机动车遥感监测系统建设项目、秸秆粉碎机还田试点示范项目等均完成了既定任务目标。
郑方辉介绍,大湾区九市新能源公交车推广成效显著。评价报告显示,珠三角地区2019年新增和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比重达到100%。截至2019年底,珠三角地区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占比91.36%,其中纯电动公交车占比83.52%,基本实现纯电动公交车规模化、商业化运营,珠三角地区正加速成为全国纯电动公交车推广应用的示范区域。
但评价报告同时指出,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依然存在薄弱短板,如资金投入来源单一,财力较薄弱的地市财政压力大;部分政策任务的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性论证不充分;跨区域协同治理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等。
评价报告建议,应借助政府外部力量对政策任务立项进行专业、独立的事前评估,各省级主管部门应着眼建立3—5年中长期项目库,对项目系统进行梳理,确定优先顺序。在财政资金支出上,综合考虑各地市资金需求和财力,对财力薄弱市适当倾斜。
城市生活垃圾获100%无害化处理
评价报告显示,2018—2019年,广东省财政共投入1.1亿元用于大湾区九市加强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涉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镇级填埋场整治、加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加强固体废物监管能力建设等四项任务。
以往,各地特别是乡镇地区多采用填埋方式处理生活垃圾,但容易引起周边土壤、水源和大气污染,影响附近居民生活。因此镇级垃圾填埋场整改被列入广东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和中央环保督察组重点督查事项,广东省财政在2018年和2019年累计安排专项资金4147万元用于大湾区镇级垃圾填埋场整改项目。
经过2年整改,截至去年底,评价范围内列入中央督察的镇级填埋场已全部完成整改并通过市级验收,群众满意度超过90%。
评价报告显示,通过整改镇级填埋场,倒逼九市不断改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收运处置配套设施,加快了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比如在惠州市博罗县,当地城区生活垃圾全部运往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经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压缩后,用密封式运输车辆送往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同时通过结合生态公园以及雇佣当地居民进园区工作的方式避免了“邻避效应”。
目前全省共建成143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每天可以处理生活垃圾13.07万吨,其中焚烧处理占比60.06%,比2018年提升10.06%。全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87%,大湾区九市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