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财税体制改革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财税体制改革

拾阶而上 持续发力 财政支持“百千万工程”强县富镇兴村——访广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戴运龙

2024年04月30日 来源:广东财政理论与实务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制约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强调,全面推进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强化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更好强县促镇带村,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加快把短板变为潜力板。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广东财政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自觉性、主动性,组建资金要素保障专班,以“头等保障”力度服务与保障“头号工程”,构建“百千万工程”资金保障长效机制,奋力谱写财政支持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同时省财政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建立新型帮扶协作机制”,凝聚各方工作力量,积极探索纵向帮扶新机制、新模式。近日,《广东财政理论与实务》(以下简称《广东财政》)就广东财政持续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有关情况对广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戴运龙进行了专访。

专访已p.jpg


  开好局起好步 财政全力保障“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

  《广东财政》: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是“再造一个新广东”的冲锋号,也是广东省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和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头号工程、头等保障,广东财政着力从哪些方面做好财政的支撑保障工作?

  戴运龙厅长:“百千万工程”自2022年12月底启动以来取得累累硕果,“强县富镇兴村”的战略谋划,将曾经的“短板”变成“潜力板”,拓展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空间。一年多来,广东财政重点从强化资金统筹、创新财政体制机制、突出重点抓项目落实、拓展支持渠道等四个方面助力“强县富镇兴村”。

  一是切实落实“头号工程、头等保障”。对标省委文件要求,广东财政逐一细化财政资金安排,确保“百千万工程”各项部署都有保障。2023年省级财政新增155亿元用于保障省委、省政府新部署的重点任务,加上延续安排的其他资金,省级安排“百千万工程”相关领域总投入达到1490亿元,保持了较高的支出强度,体现了财政部门的担当作为。今年,省财政整合设立215亿元的“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保障专项资金,较上年增加60亿元,精准聚焦保障重点任务;加上延续安排的其他资金,省级安排“百千万工程”相关领域总投入将达到1534亿元。

  二是坚持创新探索、改革赋能。持续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政策。针对广东县域弱的问题,将财政省直管县扩围至全省所有的57个县,进一步加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让县域在谋划发展时能够轻装上阵。实施差异化财政支持政策,增强县域内生动力。2024年将安排67.35亿元,支持老区苏区、民族地区、省际边界地区、资源枯竭城市等地区加快补齐民生和公共服务短板弱项。继续安排考核激励资金15亿元,充分调动各地发展积极性。将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提高到40%,统筹更多财力支持乡村振兴。实施财政资金“补改投”改革。2023年省财政安排1.5亿元支持3个项目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补改投”试点,支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帮助县域壮大财政实力,增强发展活力和后劲;今年还将扩大财政资金“补改投”改革试点范围,安排18.9亿元,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种业振兴行动和科技兴农项目,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进一步强化联农带农效应。支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等各项土地改革,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确保全省上下劲往一处使。

  三是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以美丽圩镇建设和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集中资金予以重点支持:全力支持镇村建设,2023年安排35亿元集中建设110个典型镇,示范带动全省打造美丽圩镇;安排10亿元支持16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覆盖58个典型村,打造一批岭南特色乡村样板。今年还将安排89亿元,支持提升镇村公共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补上镇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管控等短板弱项。全力推动环境综合整治,2023年投入25.8亿元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省治理率达64.7%,提升超11个百分点,2024年继续加大力度,未来两年每年再投入40亿元,推动农污处理率显著提升。全力抓好农房风貌管控,2023年安排4亿元,在23个县开展农房建设试点,严把规划引导、施工设计等关键环节,推动展现美丽乡村新风貌。全力支持乡村绿化工作,2024年全省财政投入4.4亿元,撬动社会资金、村集体投入9亿元,支持植树925万株,已完成全年任务数的92.4%。

  四是坚持拓宽渠道、汇聚合力。积极引导各地统筹预算资金、新增债券、政策性基金,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加大相关领域资金投入。同时,通过用足用好新增债券资金、创新完善投融资机制、盘活存量资产和政府股权等措施努力筹集资金。优先统筹专项债券用于“百千万工程”。2023年以来累计发行专项债超4000亿元,其中约八成投向“百千万工程”相关项目。深化县域“政银担”合作。2023年全省政府担保体系支小支农等融资规模达1456亿元,同时省财政出资3亿元设立乡村振兴风险补偿资金池,启动不到一年已撬动银行授信163.33亿元,实际放贷91.52亿元。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2023年,围绕“百千万工程”,争取了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59亿元、中央农村综合改革相关试点7.5亿元等。

  建机制强管理 财政助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广东财政》:广东财政是如何构建财政支持“百千万工程”长效保障机制?

  戴运龙厅长:围绕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目标任务,一年多来,我们积极探索构建了“百千万工程”财政支持政策的“四梁八柱”,形成“1+N”的财政政策体系,精准、有力、有效支持“百千万工程”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1”即支持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财政配套政策措施。2023年9月省财政牵头研究制订了《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若干财政支持政策》(以下简称《若干财政支持政策》),集成推出五大方面23条重点举措。《若干财政支持政策》聚焦财政主责主业,其政策目标锚定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县级财力保障长效机制,让县域在推进“百千万工程”时能够“轻装上阵”;二是实施分类别、差异化财政激励政策,激励各地区积极创先争优、比学赶超;三是强化“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保障,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提供有力的财政支撑;四是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为“百千万工程”汇聚更多支持力量。

  “N”即多项相关或配套政策。在财政体制方面,深化扩权强县、强县扩权改革。出台《广东省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将财政省直管县扩围至全省所有的57个县,进一步加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推动财政资源要素直达县域基层,推动增加县一级可支配财力,促进扩权强县接得住、管得好。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方面,重点突出对“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的硬约束。出台进一步加强涉农统筹整合资金规范管理有关实施意见,对纳入省级涉农资金支持范围、部署市县实施的“三农”重点任务,分类明确省级财政支持政策,健全涉农资金分配与重点任务强挂钩的机制,让涉农统筹整合资金的“篮子”与“任务”更匹配。在优化财政资金分配和投向方面,出台部分财政资金试行“补改投”改革工作方案,通过试点示范,推动“补改投”形成制度性安排,以财政经济手段壮大基层财政实力,增强其发展活力和后劲,更好服务保障全省高质量发展。如,安排1.5亿元支持3个项目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补改投”试点,支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帮助县域壮大财政实力,增强发展活力和后劲。

图片

  《广东财政》:财政如何加强财政管理,持续提升财政政策效能支持“百千万工程”,确保“好钢用到刀刃”上?

  戴运龙厅长:注重持续优化调整政策,全面提升政策效能,保障财政资金使用安全规范高效。一是建立财政支持政策全周期动态评估机制。根据工作需要不断优化调整政策、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形成财政支持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长效机制。二是加强财政资金全链条绩效管理。在预算编制环节明确绩效目标、开展预算评审,执行中强化绩效监控,执行后开展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确保资金投入更加精准有效。三是加强全流程资金监督管理。健全常态化监督和定期评估机制,选取重点项目加强实时监控、开展重点监督,并对发现的疑点问题开展重点核查。

  引活水添动能 财政支持形成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内外合力

  《广东财政》:“百千万工程”离不开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请问广东财政如何鼓励、引导多元力量推动“百千万工程”?

  戴运龙厅长:一方面,积极注入“财政力量”。落实好省级支持资金,推动帮扶地区落实专项帮扶资金,引导激励市级财政将财力向困难县(市、区)倾斜。如,2024年下达驻镇帮镇扶村省级补助资金129亿元,我们要求市县在同级指挥办的指导下制定资金分配方案,报省级备案审核后才能拨付使用资金,确保优先用于“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积极做好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与“百千万工程”的有效衔接。

  另一方面,鼓励引导“各界力量”。积极助推“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鼓励、引导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县镇村投资力度,通过“资本下乡”挖掘利用好各地的资源禀赋优势,推动实现产业兴旺。鼓励、支持参与帮扶的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多方面发力支持,推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如,支持华电集团推进新能源发电项目“每发一度电,贡献一分钱”工作。

图片

  《广东财政》:此次百千万工程提出了“健全新型帮扶协作机制”。请您谈谈对“健全新型帮扶协作机制”认识,以及近年来财政如何支持省内对口帮扶协作的?

  戴运龙厅长:自2009年广东创造性开展扶贫“双到”,到2021年开展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省内帮扶协作机制一直是广东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且先后开展了多轮对口帮扶协作工作。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5年过渡期内继续实行“四个不摘”要求,省委、省政府2021年创造性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着力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对照《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案》,广东财政专门制定相关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工作任务和资金使用的正面清单、鼓励清单、负面清单,树立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向和资金使用导向,提升帮扶资金配置效益。

  去年2月13日召开的广东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黄坤明指出:要“深入开展新型对口帮扶协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可见,建立健全新型帮扶协作机制,是广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全省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对增强我省县域内生发展动力具有重大意义。深化拓展省内帮扶协作,建立纵向支持、横向帮扶、内部协作相结合的机制,是建立新型帮扶协作机制主要内容,其中,纵向帮扶主要强化省级资源导入,各帮扶单位、帮扶干部要在立足纵向帮扶组团的基础上,善用各类帮扶力量,发挥好各类资源要素作用,推动形成“劲往一处使”的帮扶合力。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省直机关及有关单位组团纵向帮扶的工作部署,省财政厅作为牵头单位会同其他组团帮扶单位组成2支省纵向帮扶工作队于2023年11月前往肇庆市封开县和梅州市兴宁市开展纵向帮扶工作。一是牵头组建领导小组和工作机制。牵头组织成立省纵向组团帮扶封开县、兴宁市领导小组,同时搭建了组团单位与帮扶县党政领导会商推动重大事项机制、纵向帮扶工作队抓总统筹帮扶工作机制、帮扶工作队规范运行机制、建立纵向帮扶资金管理机制、建立选派年轻干部到纵向帮扶县实践锻炼机制五项纵向帮扶机制,发挥各组团单位的优势作用,发挥各市县就地就近积极作用,同心协力推进纵向帮扶工作。

  二是牵头深入开展调研。纵向帮扶工作队到位后随即深入细致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座谈会、实地走访、听取介绍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及资源禀赋,根据省“百千万工程”纵向帮扶工作的任务要求,按照所需所急、帮扶单位所能的原则,努力把基本情况了解清楚,把民意吃透。省财政厅也先后多次组队赴帮扶县调研,积极听取对接纵向帮扶县等各方意见,为跟踪开展帮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牵头制定三年帮扶方案。针对县域发展所需和纵向帮扶所能,从重大项目、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乡融合等方面明确三年帮扶重点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帮扶方案,做到工作有思路、内容有特色,努力为帮扶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我们将强化纵向帮扶工作队抓总作用,整合现有帮扶力量加强统筹,谋划一批培育壮大县域优势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重点帮扶项目落地实施。同时,注重帮助市县提升管财理财能力,激发市县谋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省纵向帮扶实现双向奔赴,形成“百千万工程”推进合力。

图片

  《广东财政》:一直以来,广东财政积极选派年轻干部参与对口帮扶工作,将其作为财政干部的“练兵场”并取得了很好的经验,请您简要介绍有关情况。

  戴运龙厅长:安排干部到基层一线历练是组织培养的重要考验,基层一线是实干者的广袤天地,更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摇篮。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服务“百千万工程”任职,是省委着眼高质量发展和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工作需要。一直以来,省财政厅将选派干部“入县下乡”作为锻造硬核的财政干部队伍重要方式,搭建平台、激励实干。2023年11月,根据省委关于实施“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省财政厅发动厅机关及厅属单位干部职工积极报名参与选拔,通过个人报名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人事部门结合人选条件要求和报名干部的专业能力、工作经历及团队搭配等情况,按照人岗匹配、优中选优、强中派强的原则,严格把关筛选,选派财政干部到纵向帮扶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另选派多名年轻财政干部到市县财政部门挂职,深入“百千万工程”一线锻造能力。同时,组织纵向帮扶县选派多名优秀年轻干部到省有关部门跟班学习,形成上下联动,带动提升发展能力。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对帮扶工作的指导,做好对帮扶工作队员的教育培训和支持保障,为新一轮的纵向帮扶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

图片链接: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 图片链接:广东省财政厅网上服务窗口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交通指引 | 版权声明 | 网址域名 | 浏览建议 | 隐私保护 | 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 www.gd.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广东省财政厅 技术支持: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407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407号 粤ICP备20008773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38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联系电话:020-83170170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网站官方微信
"广东财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