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财税体制改革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财税体制改革

积极财政政策继续加力提效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023年12月13日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完善税费支持政策,切实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大力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民生保障力度,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展望2024年,预计积极的财政政策将继续加力提效。加力是因为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稳固,逆周期政策仍有接续发力的必要性;提效则出于确保财政运行可持续、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考虑。

  财政政策应该从哪些方面继续加力提效?积极财政政策不仅要考虑刺激短期内需,更要抓住机遇着眼中长期考虑内需增长问题。中国农村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内需发展潜力巨大,针对这些地区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不仅顺应了长期内需挖潜的需要,更顺应了党和国家强调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战略要求。

  新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意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四次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为什么在新时期我们要更加强调协调发展理念?因为在新时期,我们面对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强调协调发展理念就是为了应对和解决日益扩大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因此,协调发展特别是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公平正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国家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但地区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如何让所有地区都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受益,从而实现整体、更高质量的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课题。

  与此同时,协调发展理念是在总结中外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正视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很多国外的经验教训以及一系列历史经验都告诉我们,发展失衡的体制往往给国家带来灾难性后果。当前,我们国家也正处于不同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特定阶段,如何让发展的整体效能实现最大化,是我们下一阶段需要特别关注的,这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整体和持续发展。

  此外,基于我国实践的协调发展理论也会为其他国家治理类似的发展失衡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如何理解地区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通过补齐短板,推动各个区域的整体、全面发展。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协调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事实上,适度的地区发展差距也会有利于推动整体经济发展。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仅体现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如果聚焦在一个城市的内部,也可以看到中心城区和城市郊区的经济发展存在差异。

  导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原因,除了资源空间分布差异以外,还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因素。首先,区域分割、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得地方政府都有自身发展的利益诉求。同时,市场分割进一步导致要素流动困难,最终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整体发展。其次,地方政府产业发展方向雷同,忽视了地方特色。这种产业高度雷同直接导致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此外,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城镇化速度,强调土地的城镇化和户籍管理人口的城镇化,忽视产业和人口的城乡融合,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城市内部以及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程度。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必须建立在正常的财政运行基础之上,建立在财力统筹之上。比如基层“三保”需要财力保障,一些地方要补齐财力的缺口,需要中央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因此,对财政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进行优化组合,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使财政政策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具体而言,积极财政政策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通过积极财政政策优化中西部及农村地区市场经营环境,降低制度性经营成本。要探究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根源,需要回到市场主体层面上,落脚到增长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上。当前,很多市场主体面临发展障碍,存在经营成本高等问题。通过财政政策支持,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和生产成本,优化市场经营环境,对于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内生发展动能意义重大。

  二是通过区域性的财政支持政策,助力欠发达地区更好更快发展。比如,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相关政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等特定地区政策,以及地区之间的横向帮扶政策等。当前,地区间的结对帮扶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举措。

  三是通过财政政策倾斜助力乡村振兴。当前,我国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村庄逐渐萎缩甚至消失。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当前乡村地区缺乏高效益的产业。因此,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重点支持培育、壮大欠发达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传统农业转型,提高农业效益。与此同时,积极培育有效率的经营组织,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落实各项帮扶措施。

  四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基础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层级。我国不同地区间的公共服务供给状况差距较大,具体表现在公共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方便可及性等方面。因此,对于民生性的基本公共服务,需要重点由中央政府统筹提供,这也是未来政府间纵向财政关系调整改革的可能方向。要持续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险一体化、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均等化。

  五是通过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加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针对一些农户尤其是脱贫户过于依赖政策扶持的现象,在地区层面,进一步推动政策落实、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在脱贫户个人层面,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提高政策理解水平。此外,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提高脱贫户的自身发展动力。

图片链接: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 图片链接:广东省财政厅网上服务窗口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交通指引 | 版权声明 | 网址域名 | 浏览建议 | 隐私保护 | 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 www.gd.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广东省财政厅 技术支持: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407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407号 粤ICP备20008773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38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联系电话:020-83170170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网站官方微信
"广东财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