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时论: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上取得新突破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强调,要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上取得新突破。学习贯彻省委全会精神,就要深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南粤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更优美。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广东是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在广东探索出一条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意义十分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念兹在兹,今年视察广东湛江时还强调,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坚持绿色发展。全省上下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扎扎实实搞生态、谋发展、添后劲,提升发展“含绿量”“含金量”,把祖祖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继续留给子孙后代,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上取得新突破。
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要精准发力植绿护绿扩绿。坚持以绿为美、增绿添绿,让绿色成为广东的鲜明底色、成为广东的重要特征。要提升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持续改善林相、提升林分,不追求名贵树木,不栽种奇花异草,严防以提升森林质量之名行乱砍乱伐之实。要深入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城市乡村一起抓,点线面相结合,统筹推进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乡村建设,持续优化生态廊道、绿道、碧道、古驿道,充分利用“四旁”“五边”见缝插绿、见白植绿。要加强森林湿地资源保护,大力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高标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提升等行动,守护好广东生物多样性宝库。
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要持续用力减污节约降碳。这需要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全力打好臭氧、机动车船、黑臭水体、近岸海域、农业农村等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推动城乡生态环境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好转;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严守“三区三线”,落实“四水四定”,强化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推进各类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更好统筹生产、生态、生活空间;稳妥推进“双碳”工作,用好制度降碳、产业降碳、科技降碳、合作降碳等手段,紧盯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要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通道。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需要我们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从保护自然中找到发展机遇,形成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良性循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建设以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生态旅游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做足山水林田湖草沙各类生态主体的经济文章;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价值评价、经营开发、保护补偿、实现保障等一整套机制,开展水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碳汇权益交易、生态补偿,解决好“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背枕南岭、面朝南海,珠江奔流、水网密布,降水丰沛、热力充足,植物繁茂、四季花开,绿色日益成为广东发展的鲜明底色和澎湃动能。新征程上,进一步巩固广东生态优势,并将其转化成发展优势,需要将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作为百年大计推进,全民动手,从一家一户做起,从街角村头方寸之间做起,既在广袤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也在广大人民心中播撒绿色种子,走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