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奏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协奏曲” 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 奋力实现新突破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也是最大潜力板。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广东、时刻关心广东,今年4月在广东视察时强调,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广东要下功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今年以来,广东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从去年底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首次提出,到今年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百千万工程”不断纵深推进。6月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百千万工程”更是被作为“1310”具体部署的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之一,提出要全面推进县镇村高质量发展。
锚定目标勇向前,扬帆起航谱新篇。全省122个县(市、区)、1609个乡镇(街道)、2.65万个行政村(社区)以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苦干实干、创先争优,抓县域发展、抓城镇提能、抓乡村振兴、抓城乡融合,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加快把短板变为潜力板,一曲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协奏曲”正在广东大地奏响。
壮大县域经济
因县施策差异发展,不同赛道争先进位
7月25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3赛迪百强县榜单。报告显示,惠州市博罗县以全国第69位的排名上榜,比2022年的第81位大幅前进12位。
发力县域经济,产业必须强。
按照部署,广东要立足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以差异化发展助推高质量发展。
博罗县,正是工业立县的生动体现。
“做大做强四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电动车和生命健康产业。”博罗县委书记谢远区表示,博罗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很好,相关产业的规上企业有300多家,同时引入台铃、小刀、新日电动车等龙头企业。
位于博罗县的台铃科技(广东)有限公司生产基地,7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每天约有7000台电动车整车下线销往全国各地。与台铃广东基地相邻的,正是博罗小刀电动车生产基地。数据显示,两个生产基地去年合计实现产值16.2亿元。
包括电动车在内的四大支柱产业,推动博罗经济高速增长。近日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今年1—6月,博罗县GDP同比增长6.6%,增速位居惠州全市第一。
“博罗今年GDP力争突破900亿元,明年挺进GDP千亿县行列。”谢远区充满信心。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赵细康认为,博罗挺进千亿县“俱乐部”,对广东县域经济来说有里程碑的意义,对其他县也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与此同时,各县要紧紧抓住全省产业有序转移的重大机遇,与珠三角共绘一张产业图谱。
发力县域经济,产业转移是抓手。
今年以来,一场以产业有序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主动仗”在广东正全面打响。
3月,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新一轮对口帮扶协作的结对关系首次实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市、县全覆盖。两个月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以及江门、惠州、肇庆部分县(市)的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应运而生,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
肇庆高新区四会产业园,正是肇庆产业转移主平台的主战场。广东金田铜业有限公司的电磁线生产车间,多个机械臂高效运转。不远处,是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园。今年以来,金田铜业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原材料,产业链上下游逐步完备。
“按照规划,肇庆四会对接广州增城。根据双方产业结构特点,我们准备共建一个产业园,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等产业招商。”肇庆四会市委书记李伟忠说。
清远清城区,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首期已建成标准厂房100多万平方米,正加快建设棉纱交易市场、数码印花车间、共享车间、时尚创意园,已落户企业460余家。“进驻短短数月之内,我们就实现规模、产能翻几番。”普瑞媞服饰总经理周永福告诉记者,“广州研发+清远制造”的合作模式,减少了成本,拓展了发展空间。
日前,清远市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管委会成立大会举行。会上提出,力争在未来5—10年内,打造转移园成为“万亩千亿级”制造业大平台、中国快时尚智造基地。
一个个主平台因地制宜、错位发展,迸发出产业有序转移的乘数效应,激活了县域振兴的内生动力。
发力县域经济,更大潜力在海洋。
沿着更广袤的海岸线,广东沿海各县加快打造“粤海粮仓”,唱响“海洋牧歌”,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从湛江雷州覃斗镇流沙港码头出发,驶出约10海里便可看到红白相间、巨型长方体设备。这座“巨无霸”是今年6月正式投产下水的“海威2号”,有效养殖水体达到3万立方米以上,也是广东目前已投产的、规模最大的深海养殖平台,年产值有望达7000万元。目前,全省已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近5000个,“澎湖号”“海威1号”等现代化海上装备相继投入使用。
——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辽阔的南面海域上,一排排风车并肩而立、迎风飞转,海里聚集着贝类鱼类等丰富渔业资源。拥有497平方公里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全省最大的海水鱼苗种业生产孵化基地,当前阳西在近岸推进海水种苗,在深海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示范项目。
——位于汕尾陆丰市碣石镇碣南半岛田尾山麓,浅澳村拥有长达40.3公里的绵长海岸线,渔业产业资源丰富。目前,陆丰在建的有金厢南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碣石湾海洋牧场。接下来,陆丰将把更多“海的味道”送到大湾区城市的餐桌上。
耕海牧渔,向海洋要食物。目前,广东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经济总量1/6。今年3月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推进会召开以来,全省各地正全力构建一条从种业、养殖、装备到精深加工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全链条。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也是广东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有力抓手。我省45个沿海县(市、区)面积占全省26.3%,人口占全省40.6%,经济总量占全省38.7%,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战场。依托沿海各县禀赋独特的海洋资源,广东将推动形成一批向海而兴、因海而富、依海而美的县。
县域强,则全省强。今年以来,广东统筹抓好产业兴县、强县富民、县城带动,让县域进一步强起来、富起来、旺起来,在不同赛道上争先进位。
提升镇域能级
大力建设美丽圩镇,打造一批经济强镇
广州从化区良口镇,流溪河从门前蜿蜒而过,流入金色的稻田,远处的青山倒映在溪水中,宛如一幅山水画徐徐展开。日前,良口镇成功通过“示范圩镇”验收,全镇共有15条村被评选为市级美丽乡村。
随着世界生态设计大会等高端赛事活动在此相继举办,良口镇不断完善项目周边市政道路、照明工程、三线整治、街貌整饰等基础设施。
提升镇域能级,美丽圩镇建设是重点。
“圩”通“墟”,通常指我国南方地区的繁华市集。圩镇,顾名思义,是指经济发达、服务完善的小镇。在山、田、湖、海、林、草、沙交汇编织的大美广东,美丽圩镇遍布其中。
镇,不仅是串联县城和农村的关键节点,也是广东实施“百千万村工程”的重要一环。
今年2月,广东召开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城镇建设动员部署会,提出一系列目标:建设一批美丽圩镇省级样板、发展壮大一批中心镇,支持区位优势好、发展势头好的中心镇建设成为县域副中心,并引导一批建筑业企业深度参与“百千万工程”。
一叶知碧夏,一麦赏金秋。宜居宜业宜游魅力圩镇建设全面铺开,全省城镇建设提速提能,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逐渐显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4.63%。
走进云浮市新兴县太平镇,干净清爽的临街商铺、极具特色的民居外立面及充满浓郁红色文化的街道,整洁有序的场景让不少居民直呼:“太平变了!”
太平圩镇的变化是高质量推进美丽圩镇建设的生动注解,当地累计整合21.49亿元投入圩镇建设。
“我们要巩固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成果,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云浮市美丽圩镇建设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将开展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推动圩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提升镇域能级,培育经济强镇是核心。
今年,佛山顺德北滘镇成为全省继南海狮山镇后的第二个GDP超千亿元的经济强镇,该镇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认为,从国内经验来看,县域经济强主要是镇域经济比较好,而镇域经济和村域经济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三者互相促进。
“10年来,北滘GDP从400亿元增长至超千亿元,年均增长9%;规上工业产值从1600亿元增长至4900亿元,年均增长9.3%,培育出美的、碧桂园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佛山市顺德区委常委、北滘镇党委书记唐磊晶表示,北滘将加快实现从“工业立镇”到“制造强镇”,培育壮大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今年6月,埃斯顿—克鲁斯机器人华南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北滘镇举行。按照计划,埃斯顿华南区域总部未来将成为面向大湾区、面向全球的生产研发基地,北滘将迎来机器人产业“收获季”。
经济强镇的辐射带动下,一大批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加快培育。
——中山小榄镇,华帝、华盛等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供应链联盟,正加快打造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建设一批“全球化4.0”示范工厂。目前,小榄镇初步形成了五金制品、电子电器等9大支柱产业,打造全国“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等。
——东莞大朗镇,今年4月21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计划投资总额超120亿元,涵盖毛织、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大朗全面打响“大朗毛织”区域品牌,高标准打造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核心区,推动毛织产业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
——江门赤坎镇,“五一”假期,不少游客打卡赤坎古镇侨乡国际旅游度假区。赤坎古镇这座百年历史老城,4天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目前,赤坎大道正在加快建设,计划今年内建成通车,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
提升镇域能级,市场主体参与是关键。
今年以来,广东积极引导建筑业企业300强积极投身参与,重点打造一批美丽圩镇建设项目范例。
“今年我们将投入不少于1亿元资金,重点依托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重大在建项目,就地就近助力美丽城镇建设、农房建设、环境品质提升等行动,在全省打造一批示范项目,塑造乡村特色风貌。”中建四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易文权说。
今年6月,中建四局土木公司跟潮州市潮安区古巷镇的镇政府签署结对帮扶协议。该项目为红色公园覆绿工程,目前已经进入施工阶段,预计年底前将全部完工。
“广东要广泛发动各方力量参与,尤其是市场主体的力量。建筑企业结对帮扶镇村等行动,助力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邱衍庆说。
据省住建厅消息,截至6月底,全省已有约1200家企业与各乡镇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实现乡镇全覆盖;各企业围绕美丽圩镇建设、农房建设和风貌提升,形成600余个结对帮扶项目。
截至目前,全省各地因地制宜选拔推荐示范样板,已研究确定60个中心镇示范样板、120个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创建名单。
实施乡村振兴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7月,汕头市锦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1万多亩早稻全部收完,迎来丰收。“今年平均亩产干稻谷预计能达1200斤。”总经理林岳锋说,合作社从6月26日开始收割早稻,同时还“压茬”为晚稻做好准备,播下晚稻种子。
连日来,全省1300多万亩早稻陆续收获,各地协调人力物力抢抓时机,加紧收割,确保粮食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春收粮食作物(国家口径为夏收粮食)播种面积同比增长3.2%,产量增长2.9%,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四连增”,为近8年来最高水平。广东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方面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另一方面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荔红柏桥村。“从5月开始,高州荔枝销售一直高位运行,大家忙得不可开交。”茂名高州柏桥农创园园长林常珍说。每当夜幕降临,柏桥村果园处处可见荔枝销售直播,主播正是当地果农;第二天一早,即采即发。
今年,广东荔枝“五连丰”,丰收大年守住价格,果农收入稳稳当当:全省荔枝销售额160亿元,较2022年增长5%。
近年来,广东做好“土特产”文章,全力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着力构建体现广东特色、展现广东比较优势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目前,全省已建设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覆盖丝苗米、荔枝、菠萝、柚子、蔬菜、畜禽、水产等岭南特色主导产业。同时,广东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紧盯“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着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一批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培育壮大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锚定农业强省建设目标,广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稳中有增,实现总产值3953.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
推进农村现代化,稳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沿着平整的乡村道路进入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石角村,1200米长的人行绿道干净整洁,绿道两旁林立着漂亮外立面风貌的商店、特色农庄、民宿,村中的党建主题公园和文化广场每天都热闹非凡……
当前,石角村呈现出的一幅幅景美人和的和美乡村画卷,正成为当地村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最好诠释。“环境美、邻里和睦”“房前屋后干净了,还建起了文化广场,闲暇时大家都来树下坐着聊天,使用健身器材锻炼,变化很大”……石角村村民争相“点赞”眼下的好日子。
数据显示,目前,全省90%以上自然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42个村庄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2个村庄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成省际廊道5条,启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487条,一批主题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基本成型。
驶入省道S223线,山水相依、美景相连,花草有致、乔灌错落,颇有“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之感。
“生活在梅县,可以说是开门见绿、推窗见景,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来这儿走一段,让自己松弛下来。”家住梅花山森林公园周边的林女士笑说,生态好了、环境美了,作为市民更要学会珍惜、懂得保护,携手爱绿植绿护绿。
这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带来的生态利好。今年以来,全省各地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上取得新突破。
目前,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实施方案或意见全部出台。今年以来,全省打造了不同类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193个,已建193公里森林步道和绿道、461公里碧道、36公里生态海堤构成的带状生态空间“串珠成链”。至6月底,全省已完成林分优化提升202.49万亩、森林抚育提升168.25万亩。
推进农民现代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锻压、焊接、喷涂……走进云浮市县级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第一家“乡村振兴车间”——广东猎人谷精铸科技有限公司“乡村振兴车间”,工人各司其职,生产井然有序。
“以前我们都是四处打零工,收入不稳定。”在“乡村振兴车间”工作的李大哥说,现在他一个月稳定收入3000多元,还能够更好地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真正实现家门口挣钱、顾家两不误。
目前,广东猎人谷精铸科技有限公司“乡村振兴车间”已吸纳附近包括脱贫人口在内的320多名村民有效就业,帮助他们实现户均增收6万多元。
不仅仅是新兴,全省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在持续增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2.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2%,比城镇快7.7个百分点。
放眼未来,广东将加强低收入人口常态化监测和帮扶,调整优化驻镇帮镇扶村机制,深化东西部协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同时,强化联农带农利益联结,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推进城乡融合
实现要素双向流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从广州市黄埔区第一高峰油麻山徒步而上,一路青山环绕;山下,潺潺小溪从新龙镇麦村村穿过,干净宽敞的乡间马路、修葺一新的村居民房,一幅和美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如今,麦村村已从一个不知名的偏僻小山庄,蝶变成乡村振兴示范村,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城乡融合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等“硬条件”首先要“赶上来”。
村民们回忆,近几年,麦村村容村貌不断优化,这得益于黄埔区积极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建设“万里碧道”,加强景观提升和基础设施建设。
从全省看,近年来,广东的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目前,基本实现全省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在全国率先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百兆光纤;乡村广播电视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行政村基本实现3个以上品牌快递基本服务全覆盖……
便捷的城市立体交通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广汕汕高铁、广湛高铁等通车运营,实现“市市通高铁”;深江铁路、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加快建设;“3+4+8”世界级机场群和世界级港口群加快成形。
城乡差距大最直观的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大。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强调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快推动公共服务下乡。
城乡融合发展,公共服务等“软”联通的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
7月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进清远市佛冈县龙山镇鹤田村,只见新铺设的柏油路宽阔平坦,路旁的稻田公园稻浪千重,远处的篮球场上青少年们秀球艺、比球技,篮球场旁边老人们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
“公共服务的短板必须补齐。”面对村民对于运动场所、休闲设施的强烈期盼,鹤田村党总支书记欧阳楚洪通过实地走访村民小组、征求村民群众意见、协调各方资源,投入近60万元资金,按照便民、实用的原则建成4个标准化篮球场,1间公共厕所,并在篮球场附近安装各类健身器材。
如今,这些篮球场上充满欢声笑语,整个村庄弥漫着活力氛围,村庄凝聚力大大增强。
不仅是鹤田村,全省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改善:建成1所以上规范化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建成规范化村级园的行政村占比达100%,实现全省村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全覆盖;建成“儿童之家”2万多个、社区体育公园2716个、各类体育场地超过31万个;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技师学院和高水平医院也实现了21个地市全覆盖……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深入推进,乡村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也进一步推动人才、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
漫步在清远英德连江口镇连樟村,远处群山环抱,村前碧水流淌,房屋错落有致,万里碧道与观光花海相映成趣。
连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陆飞红自豪地介绍,近年来,村里有了大变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乡村振兴学院、连樟客厅等重点项目落地,大麻竹笋、红茶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返乡就业。
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一招。广东出台各项政策文件,统筹推进要素配置一体化。
——2023年2月,《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正式印发。
——2023年2月24日,全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会议召开,新一轮对口帮扶协作的结对关系首次实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市、县全覆盖。
——2023年6月14日,《广东省科技支撑“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试行)》印发,提出力争到2027年,全省县镇村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支撑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2023年6月25日,《广东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印发,提出到2025年,全省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珠三角行政村全部达到美丽宜居标准。
“广东目前已经处于城乡融合的发展阶段,要破除单向城市化思维,不能走以大城市为主导来推进城市化的模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认为,这意味着,首先要实现要素的双向流动,确保要素在大城市和县镇村之间的互动和流通,而不是单纯地将县镇村的人力、资本、公共设施、财政、金融等资源要素向城市集聚。
今年以来,省级层面“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已成立,并实体化运作,各项工作全面铺开:省直相关部门成立县域经济、城镇建设、乡村振兴、要素保障、决策咨询5个工作专班;全省市县两级全部建立“百千万工程”指挥体系,市县两级指挥部办公室全部投入实体化运作;成立“百千万工程”专家智库,建立决策咨询机制;开展百校联百县“双百行动”,首批推进82家高校院所与57个县(市)结对共建……
唱和如一,宫商协调。全省上下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激发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拿出“再造一个新广东”的闯劲干劲拼劲,一锤一锤接着敲、一件一件钉实钉牢,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着力把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个“老大难”问题解决好,奋力推动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数读】
县域经济壮大
●惠州市博罗县以全国第69位的排名上榜2023赛迪百强县榜单,比2022年的第81位大幅前进12位
●广东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经济总量1/6。我省45个沿海县(市、区)面积占全省26.3%,人口占全省40.6%,经济总量占全省38.7%,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战场
●截至目前,各地因地制宜选拔推荐示范样板,已研究确定60个中心镇示范样板、120个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创建名单
镇域能级提升
●今年,佛山顺德北滘镇成为全省继南海狮山镇后的第二个GDP超千亿元的经济强镇
●截至6月底,全省已有约1200家企业与各乡镇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实现乡镇全覆盖
乡村振兴推进
●上半年,广东春收粮食作物(国家口径为夏收粮食)播种面积同比增长3.2%,产量增长2.9%,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四连增”,为近8年来最高水平;全省农林牧渔业稳中有增,实现总产值3953.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
●全省90%以上自然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42个村庄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2个村庄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成省际廊道5条,启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487条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推进,截至6月底,全省已完成林分优化提升202.49万亩、森林抚育提升168.25万亩
城乡融合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目前,基本实现全省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在全国率先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百兆光纤,乡村广播电视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
●全省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改善:建成1所以上规范化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建成规范化村级园的行政村占比达100%,实现全省村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全覆盖
●上半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2.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2%,比城镇快7.7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省统计局以及公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