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媒体关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媒体关注

广东开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新篇章

2021年06月30日 来源:财政部网站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统筹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部署推进广东省新一轮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实施意见》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宗旨,围绕增强国家及省重大战略任务的财力保障,特别是聚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落实,构建全省统筹、全域协同、全链条衔接的预算管理格局,提出15项改革措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杨志勇表示,广东出台《实施意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对增强国家和省级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作出了切实可行的安排。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马海涛认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其出台的《实施意见》亮点不少。

  在“放权”基础上更加重视和强调“统筹”

  2018年5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省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的意见》,部署实施以“明晰权责、简政放权”为特点的预算改革,推动省级向市县放权、财政部门向业务主管部门放权。3年多来,改革在全省范围内纵深推进,预算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效应不断显现。2019、2020年广东财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连续两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2019—2021年省级预算连续3年获省人代会高票通过。

  新一轮预算改革与2018年预算改革如何衔接,又将如何深入?

  广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戴运龙介绍,新一轮预算改革以“加强统筹”为主线,在继续坚持2018年改革“放权”原则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和强调“统筹”。

  ——加强“事”和“钱”统筹,针对政策聚焦不够、资金统筹不足的问题,建立大事要事保障机制。

  ——加强省级与市县统筹,针对市县承接权限下放不到位的问题,实施省对市县预算安排审核。

  ——加强制度和技术的统筹,针对基础支撑不强的问题,加快“数字财政”系统建设。

  戴运龙强调,“放权”和“统筹”的核心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马海涛认为,“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加之疫情冲击和经贸摩擦多重压力叠加,有限的财政资金更显弥足珍贵。

  杨志勇表示,“事”和“钱”匹配与否,直接关系到“事”能不能落实,关系到“钱”能不能用到实处、取得实效。

  围绕“1+1+9”工作部署建立大事要事保障清单

  《实施意见》明确,建立大事要事保障机制,将“1+1+9”工作部署等重大战略任务具体化为大事要事保障清单,推动部门依据清单逐项谋划政策和项目,明确各地要统筹资金优先保障,形成从规划部署到政策项目、再到资金保障的衔接链条,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对于大事要事保障机制具体如何实施,戴运龙介绍,目前正在探索编制大事要事保障清单,对标国家发展规划和广东省“1+1+9”工作部署,提出了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科技创新强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促进有效投资、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强省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11方面重点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对照省“十四五”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具体工作安排等细化编列。

  马海涛表示,广东围绕国家和全省重大战略任务建立大事要事保障机制,编制大事要事清单,按照优先级落实,这是适应形势要求的重要举措。

  杨志勇认为,大事要事保障机制的清单式管理,简单明了,部门和各地方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大事要事是什么,需要做什么大事,有利于重大战略任务财力的保障。

  构建“大财政大预算大资产”格局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作出部署,《实施意见》对此予以落实明确。

  ——在加强收入统筹方面,强化全口径收入预算,加强政府资源资产管理和统筹盘活,建立政府公物仓,深化财政投融资改革,加强中央财政政策对接,多渠道筹集保障重大战略任务的财力。

  ——在加强支出统筹方面,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压减无效、低效支出,腾出财力保障重点支出需要;总结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经验,逐步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推广;加强各部门的政策配合和资金协同,优化财政资金支持方式,保障重大战略任务落地实施。

  杨志勇表示,财政资源统筹是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的前提,《实施意见》提出构建“大财政大预算大资产”格局,突出收入统筹和支出统筹,指明财政资源统筹的方向,值得充分肯定。

  对于社会关注的多渠道筹集财力是否会增加企业、群众的负担的问题,广东省财政厅表示,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多渠道筹集财力,重点从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入手,即“盘活政府存量资源资产+引入市场增量发展资金”,不仅不会增加企业和群众的负担,还有利于增加市场供给,激发市场活力。所获得资金,也都将用回到企业和群众关心关切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关事项上,形成良性循环。

  三方面发力提升市县管财理财水平

  为帮助市县提升管财理财水平,《实施意见》从业务指导、队伍建设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发力。

  ——加强省对市县预算的宏观指导,关注市县重点支出、“三保”支出、收入预算、民生政策、风险防控、程序合规性等问题,提高市县配置财政资源的科学性、规范性;

  ——实施省与市县财政干部交流和结对帮扶,加强财政预算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推广定期研究财政重点事项工作机制,强化省市协同管理。

  此外,《实施意见》还明确要健全市县财政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下达广东新增债务限额8736亿元。广东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大幅增长,债务风险情况如何,是否可控?广东省财政厅对此解释称,新增债券资金投入“两新一重”、科教文卫、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的资金占比超过八成,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东继续保持政府债务总体安全、风险可控态势,是全国政府债务风险最安全地区之一。

  “制度+技术”为预算管理赋能

  为切实解决协同管理不足、基础支撑不强等问题,《实施意见》明确以“制度+技术”为预算管理赋能。

  ——制度上,健全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细化明确中期财政规划、项目库、支出标准、资金直达机制、绩效管理和监督约束等管理要求,推动各地各部门系统谋事、科学编制、高效执行、精准监督。

  ——技术上,加快“数字财政”系统建设和应用。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规范预算管理要素、业务流程和控制规则,一体化填补省、市、县、乡(镇)各级预算管理信息化“鸿沟”。

  杨志勇表示,《实施意见》特别提出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明确具体措施,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进而推动财政治理的现代化。

  据介绍,2021年以来,广东获得中央直达资金625.54亿元,并主动将省级对应安排的33项资金纳入直达资金管理。自直达机制建立以来,共惠及各类市场主体近9万家,受益群众超1亿人次,切实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

  马海涛认为,“让数字多跑跑路”是数字经济下政府管理绩效提高的必由之路。

  2019年起,广东省财政厅开展“数字财政”系统建设和应用,努力实现全省“一片云、一张网、一扇门”,纵向贯通省、市、县和乡(镇),横向连接各级所有预算单位。今年5月,广东“数字财政”系统全面上线运行,较国务院提出2022年底前全面上线运行的要求提前了1年半,实现了业务功能、网络支撑、应用范围三个“全覆盖”,可为省本级、20个地级市、251个县(市、区、财政独立核算镇街),全省272个财政部门,4.4万个预算单位、14.1万个用户提供安全平稳的服务,达到提升市县拨付资金效率、实时掌握资金安排使用进度、提高监督时效性和精准度等目的,为预算管理制度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戴运龙表示,下一步,广东财政将逐项细化改革措施,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改革基础,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及时落地见效,促进全省财政预算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图片链接: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 图片链接:广东省财政厅网上服务窗口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交通指引 | 版权声明 | 网址域名 | 浏览建议 | 隐私保护 | 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 www.gd.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广东省财政厅 技术支持: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407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407号 粤ICP备20008773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38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联系电话:020-83170170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网站官方微信
"广东财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