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财政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财政新闻

专访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戴运龙: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做好“六稳”工作 落实“六保”任务

2020年07月10日 来源:本网原创稿

  今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我国经济和财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省将如何在财政减收的情况下,支持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保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为此,下一阶段广东财政将作出哪些重点安排?如何落实“六保”“六稳”工作?如何为广东省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财政保障?采取哪些财政手段以激发市场活力?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了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戴运龙。

  让“民生财政”更暖人心

  南方财经: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财政工作,广东省财政厅接下来有哪些具体的重点安排?

  戴运龙: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参加了今年的全国两会,在会上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讲话,无论是在疫情防控中提出坚持“生命至上”的原则,还是在政府工作报告里特别强调“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党和国家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也体现了总书记的为民情怀。

  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直是财政工作的根本着力点。今年,广东省财政厅在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着力做“加法”,全省共安排民生类支出12553亿,占总支出的近70%,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同时,为了让民生投入更加精准且更有效益,省财政今年计划推进落实5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的民生保障工作体系,让“民生财政”更暖人心。

  一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将均等化作为引领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的“牛鼻子”,主要抓好今年已经确定的均等化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并开展“十四五”时期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政策重点规划研究。

  二是办好2020年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为此,省财政重构了民生实事的项目遴选过程,推动建立以省业务部门为主的项目遴选机制,强调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选出让群众满意的民生实事项目。

  三是用好民生资金特邀监督员制度。今年起,省财政每年将邀请3-5名省人大代表担任民生资金特邀监督员,加强对民生资金实施效果的监督,并将监督结果作为优化完善民生资金政策和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

  四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体系建设。通过抓标准抓规范,做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以及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的备案工作,推动设立合理、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

  五是推进民生政策库建设。把现行的中央和省级民生政策整理成库成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应用,强化财政预算编制和监督执行,以辅助民生政策决策和资金分配监管工作。

  南方财经:疫情暴发后,广东省财政在支持公共卫生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戴运龙:近几年,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建设。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2017年到2019年全省各级财政投入超过500亿元建设县人民医院和乡镇卫生院,重点改善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服务能力。

  二是建设高水平医院。2018年广东省启动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省财政选定30家基础较好的医院进行重点扶持,此后3年共投入90亿元支持高水平医院建设。高水平医院的布局覆盖珠三角及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旨在提升全省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三是推动建设具备国际先进医疗水平的医疗中心。包括钟南山院士所在的广州呼吸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国家肿瘤医学中心以及南方医院的肾病中心,都是能够达到世界顶级医疗水平的医疗中心,因此也将其列为广东省医疗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是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2020年省财政安排48.38亿元,免费组织实施29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着力支持农村和社区开展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此外,省财政统筹安排279亿元用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提高大病保险支付比例,对困难群体降低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为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提供更有力的医保制度保障。针对公共卫生体系的短板和不足,在2020年新增专项债券中安排182亿元用于保障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还争取到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贷款21亿元人民币,全部用于支持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迫切的医疗设施建设、应急物资保障和应急科研攻关等。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群众普遍反映广东的抗疫工作做得还是很出色。医疗界人士表示,广东省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好的疫情防控效果,外派支援的医生战疫情走在前发挥专业技术优势,这些都离不开省财政近几年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有力投入,特别是着力推动高水平医院建设的成效。

  接下来,省财政还会根据具体情况继续给予医疗项目支持。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中央增发抗疫特别国债用于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省财政将利用好这一政策,针对全省公共卫生设施中存在的短板项目,继续加大力度给予支持。

  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南方财经:广东省财政厅具体将如何抓好“六保”“六稳”工作,推进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戴运龙:中央已经明确,今年“六保”是“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广东省财政厅将切实发挥好职能作用,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我省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方面,省财政将坚持“有保有压有调”的工作原则,保障支持重点工作。“保”就是把“六保”摆在财政支出的首要位置,对其给予优先的足额的保障,特别是把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和保市场主体这三个“保”作为重中之重。

  再一个就是“压”,这一原则强调党政机关要过紧日子。目前,省财政已拟定一揽子措施以腾出资金保障重点支出事项,按照党中央要求,用政府的“紧日子”保障人民群众的“好日子”。

  “调”即是及时调整项目资金,将原本已经安排了财政预算支出,但受疫情影响尚未实施的项目资金及时回收、调剂到疫情防控、民生就业、援企纾困以及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

  另一方面,省财政将进一步强化宏观政策对冲以稳定经济基本盘。在稳投资方面,围绕“新基建”投资,研究财税方面的相关支持政策,着力推动广东在“新基建”领域抢占发展先机,特别是要加大对“两新一重”的支持力度。

  在促消费方面,也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目前省委、省政府已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实施新一轮的促进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并积极培育信息消费等新经济增长点,用促消费来带动复工复产和经济复苏。

  在稳外贸方面,省财政将通过落实税收优惠和财政奖补政策,以及建立对加工贸易企业贷款实行风险损失补偿的资金池制度,来推动银行加大对加工贸易企业的金融支持,从而稳定加工贸易产能存量,有效应对当前国际贸易的风险和挑战。

  南方财经:广东省财政厅计划如何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戴运龙:今年中央明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广东也将积极落实好中央部署安排。

  第一个方面是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保市场主体。国家已经明确,将在去年减税降费2.36万亿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减轻企业负担2.5万亿。据测算,广东今年预计将为企业减负2500亿。

  第二个方面是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资,促进消费,保障社会民生事业。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今年将提高赤字率到3.6%,新增财政赤字1万亿,并增发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通过筹集资金帮助财政在经济下行、财政减收的情况下,该保的事业能够保,该支持的方面能够继续得到支持,从而保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广东省财政厅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迅速启动特别国债额度分配、项目申报、审核和报备工作。项目安排在严格对应财政部规定使用范围的基础上,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聚焦支持重点项目和重点领域,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个方面是要保基层运转。通过多方面筹集资金,帮助地方基层实现平稳运转。中央财政在减收的情况下,继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广东省财政也会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保证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只增不减,保证基层平稳运转。

  第四个方面是要推动有效投资。中央已明确将增发专项债为当前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补短板,今年专项债额度在去年2.15万亿的基础上增加了1.6万亿。广东省安排的专项债项目也都是当前急需的补短板项目,包括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高铁、机场、港口等。将专项债资金投入到补短板项目中,既能有效拉动当前投资,又能解决长期发展短板,能够发挥十分有效的积极作用。

  为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南方财经: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我们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我省如何确保完成决战脱贫攻坚相关任务?

  戴运龙: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省财政厅将按照中央和广东省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聚焦我省2020年脱贫攻坚总任务,从资金、政策、改革和监管4个方面着手,为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首先是强化资金保障。今年省级财政共安排113亿元持续实施我省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以及低保兜底等政策措施。省财政还安排9亿元帮扶资金,持续高标准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此外,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一般转移支付力度,提升基层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其次是完善政策支持。广东省财政厅将继续聚焦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重点加强落实相关资金保障。同时,用好政府采购政策、税费优惠政策以及国际金融组织的优惠贷款等各类财税政策,发挥支持引导作用,助力脱贫攻坚。

  再者是要继续深化涉农资金改革。今年涉农资金统筹改革里,由市县统筹实施的省级涉农资金共计达256亿元,规模额度非常大。各地在确保完成省级考核事项的前提下,可将这些资金统筹用于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补强补齐脱贫攻坚领域的资金短板和弱项。

  最后是要加强资金管理。省财政将加快整改财政扶贫资金领域的违规问题,健全完善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实现对扶贫资金和项目全面真实准确的动态监控。并配合财政部要求,制定完善扶贫资产管理指导性文件,健全长效稳定的带贫减贫机制,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南方财经:目前广东省乡村振兴以及东西部跨省扶贫工作的进展如何?

  戴运龙:针对省内的脱贫攻坚工作,按照广东省制定的贫困户标准,目前广东共有2277条贫困村,共计125万贫困人口,这部分贫困人口的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具备坚实基础,能够圆满完成。

  而省际对口帮扶工作,是中央出于全国一盘棋的考虑,为帮助东西部贫困地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制定的重要举措。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广东在其中承担了不少的帮扶任务,目前广东省对口帮扶4省(区)中的14个市(州)93个贫困县。

  广东省委、省政府和相关地市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外省对口扶贫工作,也得到了帮扶地老百姓的充分肯定,在全国脱贫攻坚工作中做出广东贡献。

  持续深化改革,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与效益

  南方财经:日前,广东省因财政预算执行、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国库库款管理、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预算公开等财政管理工作完成情况较好,在纳入国务院督查激励事项的地方财政管理考核中走在全国前列,并推荐先进典型市县广州市、广州市南沙区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请您谈谈广东的经验做法?

  戴运龙: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牢固树立‘走在前列’意识,坚持‘谋统推干’工作方法,统筹全省财政管理‘一盘棋’,打出财政改革发展的‘组合拳’,推动全省财政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首先,“谋”划有方。持续深化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为龙头的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其次,“统”筹有力。统筹各方力量,以推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拓展延伸为契机,通过省级向市县、财政向业务部门“两个放权”,推动省级业务部门更加重视谋事理财,推动市县更加主动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再次,“推”动有招。建立省财政厅地方财政管理工作考核跨处室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地方财政管理考核工作方案和任务台账,做到“明责知责”。建立厅长联系基层工作制度,加强省对市县业务指导,做到“压责尽责”。建立绩效考核通报机制,完善责任传导机制,做到“问责追责”。

  最后,“干”事有为。坚持目标导向,依法依规谋划收入组织,大力盘活政府资源资产,确保财政收入增长保持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合理区间。坚持问题导向,对地市财政存量资金历史体量大等突出问题展开专题研究,完善沉淀资金定期收回规则,全省财政存量资金规模明显下降。坚持结果导向,把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助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落地见效。

  南方财经:近日,财政部已全面启动2020年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目前广东省财政厅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来做好预算绩效评价?

  戴运龙: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这也是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广东省财政厅已按照中央要求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形成了自评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绩效评价工作机制。其中,绩效自评已覆盖了所有资金和所有省直部门,且自评报告全部向社会公开;重点评价资金已覆盖了财政四本预算,评价资金总额2000亿元左右。

  第一,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之一就是建立、丰富和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当前广东全省正在根据各行业情况不断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通过与兄弟省份进行学习交流,不断提高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目前,广东省建立的评价指标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第二,对照指标体系做好绩效评价工作。目前我省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是在预算单位先进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挑选关键项目委托第三方对照评价体系进行重点评价。同时,绩效评价结果也被列为广东省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

  从2019年开始,省财政即实现预算安排与绩效评价结果、预算执行进度、审计意见及项目入库率“四挂钩”。若项目绩效评价为中或中以下,就要研究是否调减预算资金或直接取消预算安排。因此,对各单位而言,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具备很大影响力。从这两年的情况看,绩效评价也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

  预算绩效评价也是接下来广东省财政改革工作的重要抓手。“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花了公共财政的钱必须是要问效的,无效的还要追究责任,以进一步增强各单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责任意识。

  南方财经: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困难挑战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广东省财政厅接下来将如何推进落实重大改革?

  戴运龙:两年多来,我省财政工作坚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深化改革,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推动开展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其牵一发动全身的效应已初步显现。此外,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也在不断夯实,可以说广东省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已实现双提升。

  省财政厅将继续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通过提升财政管理效能来推动积极财政政策的大力提质增效。

  一方面是要加快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首先要持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突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的牵引带动作用,围绕提升预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以及健全高效协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推动改革从财政放权到提升治理效能转变,整体提升全省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理财管财水平。

  其次要加快省以下的财政体制改革,分领域稳步推进省与各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改革,全面调动市县政府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转移支付制度,推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提升绩效监控手段,强化绩效约束力,实现财政支出绩效质的提升。

  另一方面也要协同推进其他改革。包括继续推进财政放管服改革,大力压减省级财政权责清单事项,做到“应减必减,该放就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快数字财政建设,按照省政府的数字政府建设要求,统一重构全省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推进全省财政核心业务的纵向集中化改革,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监管机制,实现资金分配全程留痕,责任可追溯,确保资金安全落实到位。

  来源: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湾区对话”栏目出品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记者,方晓茸,郑玮 编辑:洪晓文

图片链接: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 图片链接:广东省财政厅网上服务窗口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交通指引 | 版权声明 | 网址域名 | 浏览建议 | 隐私保护 | 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 www.gd.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广东省财政厅 技术支持: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407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407号 粤ICP备20008773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38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联系电话:020-83170170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网站官方微信
"广东财政"
微信公众号